工作也变成研究自、解自工作。
卡尔维诺与萨尔曼·鲁西迪以及两位英国演员在伦敦哈默史密斯河岸媒体艺术中心介绍短篇小说《冰川》。
意识到,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谈到写作时乐趣:如果个人连点乐趣都感受不到话,那肯定创作不出好作品。对而言,做喜欢事意味着尝试新事物。写作本身就是种单调而孤独工作,如果你不断重复,那就会陷入无限绝望。当然,不得不说,即使那些看似气呵成内容,也让费不少心思。通常,在作品完成后才会感到轻松与满足。但重要是读者从中得到乐趣,而不是。
想可以说,虽然总是在尝试新东西,但是至少有部分读者直追随着;已经让读者习惯于期待看到新东西,他们知道,对实验配方永不满足,如果不断重复,便会兴味索然。
书不属于出版就卖出几万册,第二年就被人遗忘畅销书。每年都能看到书重印,有些每次发行量达万到万五千册,对此心满意足。
到目前为止,只谈意大利,但此次访谈主题还包括个意大利作家如何在意大利以外地方成名。当然,作家形象会发生变化,因为在意大利,人们是在个由许多事物、参照点构成文化背景下,通过作家所有活动来评判他。在国外,只有那些译作如陨石般从天而降,评论家和公众只有通过它们来猜测它们原生星球模样。五十年代末,书开始在几个主要国家翻译出版;那段时期各地翻译风气较之今日更为盛行,因为人们对未来抱有更多期待。但是,有人翻译你作品并不意味着有读者读你作品。这是司空见惯事情,即使在国外,本翻译小说印上几千册,报纸上书评片溢美之词,书在书店里上架几个星期就消失不见,再见时已躺在半价折扣店,最后就进造纸厂。大多数情况下,享有国际声誉也就是这回事,有很长段时间也是如此。在国外以作家身份“存在”,也就是近十年事,主要涉及两个国家:法国和美国。
在法国,当书以“口袋书”出版,以及后来在各个出版社袖珍本系列中面世时,才算真正开始“存在”。突然间,开始遇到阅读过书法国人,这在以前从未发生过,尽管很多人都听过名字。如今,所有书都经常再版,其中不少以袖珍本在市面上流通,可以说在法国,成功来自那些不知名姓读者,而不是评论家。
在美国,情况则完全相反:名字首先得到些重要文学评论家肯定(比如戈尔·维达尔,可以说是他让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