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踏出这间书房。长期坚持个习惯就是每天早上去圣日耳曼德佩区买意大利报纸,往返都乘地铁。所以不是个爱闲逛人,不是波德莱尔笔下神化那个在巴黎走街串巷闲荡之人。因为,无论是国际旅行还是城市间往来,都不再是不同地域间探索,只是简单地从点移动到另点,而两点之间空空荡荡,没有任何连续性。乘飞机旅行是段云上插曲,而市区行程则是段地下插曲。
自从年轻时第次来巴黎,发现这种便捷交通工具可以让毫不费力地踏遍全城,就直很信赖地铁。也许与地铁之间这种关系也受到地下世界魅力影响:凡尔纳小说中最喜欢是《美丽地下世界》和《地心游记》。又或许是那种匿名快感吸引:可以隐身于人潮之中,阅尽人生百态。(1974c)
巴斯特·基顿。卡尔维诺非常喜欢他,在书房里挂幅他画像。
“如果道格拉斯·费尔班克斯和巴斯特·基顿出现在神话中,跻身神坛之上,那是因为后来回首过去,将他们引入想象童年中。孩提时代,对他们解仅限于那些彩色海报。”(1974)
“跑腿儿”
可以毫不谦虚地说,最适合展示天赋行动领域就是搬运。带着个物件从个地方到另个地方,不管这个物件是轻是重,距离是长还是短: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感到很平静,就像个人终于让自己行为有某种作用,或者至少有某种结果;在搬运过程中,感受到种难得内心自由,遐想联翩,思绪飞扬。例如,喜欢“跑腿儿”,去买面包、黄油、生菜、报纸、邮票。说“跑腿儿”,是为在作为家之主职责和小时候被赋予任务之间建立起种连续性;也可以说“去购物”,但这种说法暗含着主动、选择和冒险意味——估价并且对比那些让人越来越心疼价格,与肉贩讨论肉该怎切,掌握那些展示出来商品所传达信息,解那些生菜、异域时鲜果蔬、奶酪等。当然,从理论上讲,更喜欢“去购物”这种说法,但在实际操作中,无法奢望与那些在商店中穿梭人相比,他们行动更自在,目光更迅速,他们更富有经验和想象力,更具实干精神和个人冲动。因此,比较明智做法就是将与市场之间关系局限于迅速出击以便堵住漏洞:拿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需要买东西(“大罐鲜奶油”)和重量(“斤西红柿”),有时上面还写着价格,与小时候他们派去“跑腿儿”模样。
在巴黎,菜篮子主要是挎在男人胳膊上,或者至少在意大利男性看来是这样,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