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梁启超对这种行为评价:这份快乐建筑在别人痛苦之上。梁氏略过不提,又是隐恶之举。
至于梁氏引用徐志摩致张幼仪书信(也就是徐志摩公开发表离婚书),作为二人离婚真相,倒无可厚非,因为在1979年梁氏成书时候,这是唯通行角度,引用此信亦不限于梁氏人。假如没有张幼仪口述历史,这个假象大概到现在也无法打破。
张幼仪回忆中离婚经历,与想象中“离婚通信”完全是两回事。张幼仪被徐志摩抛弃之后,辗转到德国,与兄弟同住,在柏林产下幼子。她刚分娩,徐志摩便派朋友吴经熊把“离婚通牒”送到她和弟弟住处,当时她人还在医院。这就是徐志摩“致妻子函”背景。张幼仪坚持要与徐面谈此事,吴经熊支支吾吾,她便干脆指明会面时间地点,要吴通知徐志摩。第二天她单身赴会,而徐志摩却招来四个朋友在场助阵,当着众人演说,说离婚是为“彼此重见生命之曙光,不世之荣业”。张邦梅在书中对这个奇特场景有清楚描述。(BoundFeetandWesternDress)
假如们要找出张、徐二人关系最明显转折点,正好就是这个场景——张幼仪从被动变为主动,不但平视徐志摩,同时也看透他侃侃高谈背后真相。即使们撇开徐志摩离婚动机,光看两个当事人表现,个躲在口号与朋友背后,另个在厄难面前挺起胸膛,谁具备道德勇气,不言而喻。
沙士顿以前张幼仪
张幼仪勇气可嘉,但她不是大家想象中新女性;她勇气建基于传统价值观——志气和骨气。她对侄孙女张邦梅追述往事时,开宗明义说:
在中国,女人不算什: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张幼仪父母育有八男四女。尽管后世爱强调张家环境富裕,张幼仪兄长和弟弟都受高等教育,留学外国,但她作为女孩却只能在家中受基本教育,父亲没有想过让女儿入学读书。其中部分原因是家族中两房人不和,她父亲迁离祖屋,靠行医养活家中十余口,经济情况大不如前;但另个原因肯定是中国重男轻女传统。
张幼仪最终能到学校读三年书,完全靠她自己努力:十二岁那年,她在报上看到苏州预备师范学校招生广告,每学期五元学费除包住、包吃,还包往返火车票,于是劝父母让她报名,说付出些微学费,比把她留在家中生活费还相宜。她母亲不肯让她单身在外,她又劝服不热衷读书姐姐结伴报名。从这件事,们认识到这个小女孩不但求知欲强,而且聪明(懂得父母反对她进学校顾虑何在),又有说服力(因此能劝得动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