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建议奏疏,提出应当在全国设立学校,因为教育是当务之急。他还建议扩充老师、学生和学校
数量,并扩大划拨土地
面积。不仅在各州,各县也均须开办学校,其中包括提供初等教育
小学。太学生员将被分为三个等级(外舍、内舍和上舍),生员通过考核,从低级到高级依次升舍。这
制度被称为三舍法。达到太学上舍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考核直接授以官职。[74]
学生数量扩充,为
容纳这些人,徽宗还在京城南郊营建太学之外学,赐名辟雍,得名于古籍记载
周天子所建学校
名称。负责建造辟雍
建筑师是几年前曾为徽宗及其兄弟们设计府邸
李诫。辟雍
整组建筑共有四个教室,
百间学舍,每间学舍可以容纳三十名学生。[75]
从1103年到1105年,徽宗颁布多份关于如何运行这些学校
诏书,内容涉及土地分配、考试、升学率、教师数量,以及避免出现异端思想等。1103年至1104年,京师又设立
几所专攻医学、算学、画学和书法
专科学校。没有证据表明徽宗对算学有特别
爱好,但他对其他三门学科确实有着浓厚
兴趣。1104年正月,z.府提高
发给学生
补贴数额,同时鼓励增加县学数量和入学人数,大县五十名,中县四十名,小县三十名。1104年,三舍在全国共有二十
万名学生,花费三百四十万贯铜钱,消耗五十万石大米。[76]到
十
月,徽宗和蔡京显然认为学校教育制度发展得非常成功,便将学校
考核制度也应用在
甄选z.府*员方面。1105年初,徽宗下诏允许拨给学校充足
资金,使它们支持更多
学生。十
天后,徽宗又下诏,准予太学生享受
项重要待遇:州、县学校
学生不必服劳役,内舍
学生不需要雇人服役,最高等级上舍
学生享受
待遇与官户人家相同。[77]
徽宗希望自己与这些扩大学校制度举措紧密联系在
起。1104年十
月,辟雍外舍刚刚建成,徽宗就前往视察。当时,太学包括辟雍共有3800名生员。徽宗先到大成殿祭拜孔子像,随后传唤两名国子司业,对他们说要把自己
御笔书法作品赐给太学,并邀请太学里
人都去观看。显然,徽宗在位
第五年,他
直认为,自己
臣民会为有机会亲眼看到皇帝
御笔书法而激动。在徽宗视察辟雍外舍后,全国各地
文人向朝廷呈递
数以千计
祝贺诗文。徽宗命令中书门下省评比,最终选出葛胜仲
长诗为最优。[78]
在视察辟雍之后,徽宗下达份御笔手诏,称赞新学校制度
优点。这份诏书被刻在
块石碑上,竖立在辟雍。蔡京为石碑书写
碑额“大观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