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法、用色、构图之神妙。因此,临本本身就是种心灵再创造,具有艺术和审美价值。
段先生是怎研究和探索呢?他刚到敦煌,就头钻进洞窟,在洞窟中“面壁写生”。凭着扎实基本功,他很快就使临摹达到与敦煌壁画相似,可他并不满足于此。经过苦学、苦钻、苦思,他明白之所以“缺少神清气逸效果,究其原因,是对敦煌壁画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认识不足”。于是他开始注意进行系列临摹前研究工作。段先生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是通过大量阅读与敦煌壁画佛教艺术及其内容有关史书、古籍、佛经,弄懂临摹对象思想内容;二是认真辨别分析从十六国北凉到元代共十个朝代之间既不相同,又有联系复杂壁画风格特征;三是弄清各时代壁画制作程序与方法。
除以上三个方面,段先生还对敦煌壁画三个技术性极强环节进行分析和练习,这就是线描、晕染和传神技巧。具体来说,段先生在对洞窟进行深入细致观察、探索和研究后,分析不同时代、不同物象线描、晕染和传神技巧演变规律、时代特征,总结古代画师绘画程式和方法。然后他又亲自对线描、晕染和传神等运笔技术反复练习,反复试验。苦学和苦练使他熟练地掌握敦煌壁画不同时代、不同物象起稿线、定形线、提神线、装饰线等各种线描技巧;掌握不同时代衬色、涂色和填色,以及凹凸晕染法、红晕法和笔晕染法等各种赋色晕染技巧;掌握人物不同眼神和五官肢体动态变化表达传神技巧,终于达到得心应手、形神兼备地步。段先生完成敦煌壁画临本数量最多,质量最高,最接近原作神韵高度。
20世纪60年代初,段文杰先生在临摹壁画时,为复原幅唐代壁画,查阅百余种有关古代服饰文献资料,通读二十四史中《舆服志》,摘录两千多张卡片,为以后进行敦煌服饰研究打下基础。段文杰先生主张,临摹要客观忠实地再现原作面貌;二要在精细基础上突出原作总体神韵;三是绘画技巧不能低于原作水平,这至今仍然是敦煌壁画临摹指导原则。
为提高敦煌艺术研究所整体临摹水平,段先生把自己全部经验毫无保留地介绍给刚到敦煌石窟青年画家们,然后让他们到洞窟里去实际操作。大家也完全接受并按照段先生临摹经验进行练习,很快就掌握敦煌壁画临摹要点。
段先生之所以要艰苦探索并建立临摹敦煌石窟壁画标准和要求,目是要把敦煌壁画临摹,作为文物临摹来要求,必须做到忠实于原作,只有这样才能重现真实古代艺术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