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凤年也是面无表情地点头说道:“皆是。”
提着那盏油灯老和尚站在夜幕中,沉默许久,问道:“敢问北凉王,离阳三任皇帝,可有无道昏君?”
徐凤年笑笑,“不但没有,且不管徐赵两家私怨,公允而言,凭心而论,离阳赵室三个皇帝,都是史书上屈指可数
有道明君,赵礼雄才伟略,犹胜离阳开国皇帝,赵惇治政之勤勉,容人之量,亦是千年罕见,赵篆志向高远,却无眼高手低之嫌,给他十年太平世道,天下定然海晏清平。”
老和尚哂笑声,然后突然笑容消散,重重说道:“咄咄怪事!”
徐凤年双手插袖缓缓道:“大师定奇怪为何大师你作为西楚遗民,作为被封山毁寺不得不在山脚土地庙栖身
和尚,尚且能够心平气和看待如今世道,为何
徐凤年堂堂西北藩王,会为
己之私带兵南下?”
凉并不味敌视
大人物,当然还有张巨鹿桓温这些对北凉
直存有削藩之心
庙堂砥柱,然后徐凤年就开
(本章未完,请翻页)始思考个问题,是不是等到年轻读书人愈发年长,阅历愈丰,
样能够成长为值得任何人敬佩
朝堂栋梁,
国风骨所在?
法显和尚看几眼徐凤年身边人,收敛
和煦笑意,淡然问道:“徐施主,北凉已经揭竿而起,是要决心造反
?”
徐凤年摇头道:“不造反。”
戴着皮帽不穿袈裟故而不显僧人身份老和尚,有些讶异地哦
声,继续问道:“王爷这是领旨平乱?”
老和尚凝视着这个年轻人,看他双眼而不看脸,“王爷可是有难言之隐?”
徐凤年自嘲道:“有,但对所有人来说,不值提。”
老和尚轻轻提提手中油灯,“当真不值
提?贫僧年迈昏聩,不提油灯便认不清路,看不到人,见不着你,是不是同样不值
提?也许天底下所有人都是,恰恰贫僧此时此刻便不是。”
徐凤年欲言又止。
老和尚好似自言自语道:“这个世道很古怪,北凉那个贫瘠地儿,当年必须要徐家麾下虎狼之师来守,必须是徐骁坐镇才能震慑北莽,否则不说别人,就连顾剑棠
徐凤年仍是摇头道:“太安城圣旨有是有,但
肯定见不到,大概现在卧病在床
两淮道节度使蔡楠,和经略使韩林都已经收到圣旨
。”
老和尚皱眉问道:“那广陵道需要北凉骑军帮朝廷大军平叛?”
徐凤年继续摇头道:“不需要。如果需要,身后就不是
万北凉骑军,最少也该加上两万幽州步军。”
对话到这里,袁左宗眯起眼,杀机深重。
老和尚哦声后,面无表情地接连问
三个问题:“北凉在不在离阳版图?北凉百姓是不是离阳子民?北凉边军是不是离阳军伍?”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