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传统与女性
在英国出版界,传记是大柱石。那是因为英国人运气好,17世纪出个鲍斯威尔(Boswell),首创“形影不离”贴身观察法,记录约翰逊博士(Dr.Johnson)言行,为英语传记创出条以可信和可靠作为骨干道路。[6]到20世纪初又有里顿·斯特拉奇(LyttonStrachey)另辟蹊径[7],背“长篇大论”之路而行,专攻传记主人公神绪所在,以素描手法闲闲几笔就描出痛痒之处,笔下讽刺不单是人物,而是整个时代。于是“名人传记”焦点从“名”转到“人”,从描述事件和社会地位到探讨主人公内心世界,传记不再只是读者向名人学习数据库,同时也是面镜子,让他们看到传记人物不那漂亮面。此路开,捧场式传记就站不住,而传记题材也豁然开朗。英语传记主角不都是什遐迩闻名大人物,乡村牧师和家庭教师样有人问津。虽然名人传记容易写,也最易推销,但那不再是唯考虑。
相对来说,中国传记传统虽然很长,《史记》以来就有列传,但说到内容和方向,似乎就直没有走出那小框框。鲁迅《阿Q正传》虽然不是传记,但他开宗明义所说话,实在可以作为中国传记传统按语:
从来不朽之笔,须传不朽之人,于是人以文传,文以人传——究竟谁靠谁传,渐渐不甚然起来。
表面上看,《阿Q正传》只是小说,鲁迅开场白扯就扯向传记传统,除是小说家以实弄虚手法外,也不能不让人怀疑有指桑骂槐味道。不过这也正是鲁迅先生特长:针刺出血来,不管是槐是桑,反正教人眼前亮。
中国传记传统大宗是墓志铭。有财有势人,即使自己没有文名,也可以用财或势(再加上点人情)请个当代著名文人来执笔,为去世先人记下生事迹,男丰功伟绩,女贤良淑德,反正必定坚守只说好话、不说坏话信条。要改变这个传统,先决条件除要有愿意独立思考作者之外,更重要是社会上要有可以和权、势、财抗衡力量——是有明辨力出版社和读者,二是有发表异于主流意见空间。
假如传记以美化形象为首要任务,自然很难抱着事事求真精神,除像美国前总统克林顿那样“节省真相”之外,传记作者还有几种招数,让他们既可充分发挥想象力,又可发挥主人公魅力。这些招数分别是:、穿越时空,亦即把事情发生地点和先后次序调整调度,以配合作者要营造形象和气氛。二、移形换影,亦即把发生在某甲身上事转移到某乙身上去。三、投影和折射,指作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