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走。”
7
早上醒来,望着屋顶发会儿呆,突然想起夜里做梦。好像梦见丁兆和老人。但是梦中什情境却迷迷糊糊想不起来。与老人在起做同事时候还是个小姑娘,每天早晨负责给办公室打水。办公室共六个人,谁喝水都理直气壮,只有丁兆和老人总是谦逊地说,谢谢小陆,没有小陆们就只能渴着。那个时候,们这个编辑部是个临时机构,大家都是从各个单位抽调上来,为写本有关本城历史书。丁兆和老人不单是活字典,还是活辞海。谁遇到什问题,总是向他请教。他是唯没有公职人,每个月只有别人三分之工资。可他从不抱怨什,总是浅浅淡淡地笑,不单置身事外,甚至置身人外。终年件蓝布中山服,衣领总是整洁干净。望着对面这张干瘦清癯脸,甚至怀疑他不食人间烟火。反右把他反到乡下,他就在乡下结婚。儿子都已经成家立业,也看不出他对老婆孩子有感情。
他住在城西间出租屋里,出来进去要低着头。这种房子都是寄居在大房底下,简陋阴暗。房门是岁月中叫风门那种,现在已经很难见到。上半部是小格子窗,下面是木板衔接而成,刷红油漆已经褪尽颜色,看房门与门框就是搭配。来给丁兆和老人送单位发月饼票。要过中秋节,老人身体不舒服,在家休息。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小房子,两步就能从房这端,跨到那端。床头顶着小柜子上放着盘碗,下面,被块肮脏布帘遮着,横枨上露出只旧鞋子后跟,鞋帮都踩塌。床脚下堆放着许多古旧和残破书。这都是丁兆和用他微薄工资从地摊上买来。屋里股霉变和油腻混合味道,让人不敢深呼吸。没敢在那里驻足,就迅速逃掉。后来老人身染肺癌,直在想那个小屋里凝固空气,不知道有多少致癌物质。
那本民国年间县志也是从地摊上买来,花费六十元。丁兆和老人告诉这些时,打个激灵,想不到本书会这贵。反应落在丁兆和老人眼里,老人解释说,这应该是孤本,眼下这本书值六十块钱,将来也许会价值连城。因为手绘建筑明善大师是僧人,就在盘山千像寺出家。明善大师是高超手艺匠人,外出云游时,就把那些古代建筑用写实手法临摹,然后结集成册,其中部分,被收录到志书里。这个版本志书,只在明善大师朋友之间传阅,并未广泛刊发。
丁兆和老人净手,才来翻这本杏黄色志书。竖版,古体,墨字,饱含着股书香。路过,丁兆和老人手指停下来。他指着这座通天彻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