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起——新千年前几年,富国经济看起来帆风顺,尤其是美国。增长不能说惊人,但也算相当稳健(robust)。资产价格(房价、公司股价等)看起来是要直增长下去。通胀率直很低。当时,经济学家,其中包括2006—2014年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BenBernanke),都在议论“大稳健”(GreatModeration),他们认为经济学在这个所谓“大稳健”时期已经克服繁荣与萧条(boomandbust),即克服经济大起大落。艾伦·格林斯潘(AlanGreenspan),1987—2006年美联储主席,人们认为他有炼金术般本领,能够让经济直保持繁荣,又没有助长通胀和引起金融问题,都尊称他为“大师”(Maestro)。因报道“水门事件”而声名鹊起记者鲍勃·伍德沃德(BobWoodward)为他写过本传记,书名就叫“大师”。
到2000年代中期,全世界终于开始感受到中国在过去20多年经济增长“奇迹”。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经济只占世界经济总量2.5%。31货物出口额只占世界货物出口总额0.8%32,对世界影响微乎其微。到2007年,这两个数据分别上升到6%和8.7%。33由于自然资源消耗大,经济增长速度又这快,中国开始大量吸收来自全球其他地方食物、矿产品和燃料,世界越来越能感受到这个经济还在不断增长国家影响。
中国高增长,促进非洲和拉美原料出口国经济发展,最终使这些经济体夺回部分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丢掉市场。中国也成为些非洲国家主要债权国和投资国,让这些国家在和IMF、世界银行和像欧美这样传统援助国谈判时,有更多筹码。在这段时期,拉美国家也开始背离新自由主义政策,因为这些政策在几个国家收效甚微。巴西(卢拉任内)、玻利维亚(莫拉莱斯任内)、委内瑞拉(查韦斯任内)、阿根廷(基什内尔任内)、厄瓜多尔(科雷亚任内)、乌拉圭(巴斯克斯任内)都是典型例子。
墙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早在2007年初,就有些观察家敲响警钟,他们对美国抵押贷款偿还表示担忧。这种抵押贷款,美其名曰“次贷”(supreme,次级房贷),说白是指它有很高概率违约,成为呆账。这是之前房地产市场繁荣时,美国金融公司放出去。金融公司认为房价会直涨,所以可以借给那些没有固定收入和有不良信用记录人很多钱——多到这些人都还不起。金融机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