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实践证明,用手工测量工具测量结构复杂而极不规整洞窟及其彩塑和壁画,做不到准确,误差特别大,无法得到科学数据,那也不可能得到准确测绘图,考古报告也就无法得到科学数据记录,有待改换先进测量工具。
困难之三,是制作材料提取和复杂内容记录问题。佛教神祇生动彩塑,内容丰富灿烂壁画,它们由草料、木料、颜料和泥土等多种物质材料构成,靠精湛制作技术造就。它们又都由多层构成,如壁画支撑层石壁、壁画地仗层草泥、绘画层多种和多层颜料;彩塑有骨架、捆扎草绳、地仗层草泥、绘画层颜料等。这些制作材料和制作工艺是考古报告不可缺少构成部分,属于遗迹信息,不仅要细致观察和记录,而且要融合理工科多种学科知识。洞窟内除洞窟建筑、塑像、壁画主要内容外,壁画中还涉及服饰、器具、建筑、纹样、美术等多种内容,这些内容又涉及佛教题材之外多种专题问题。
困难之四,考古报告编撰工作量较大。
为做出卷真正科学、完整、系统敦煌石窟考古报告,只有调动自己思维,寻找和学习突破困难科学方法!
四十年终于完成《敦煌石窟全集》首卷
经过多年思考研究,与多学科合作,不断增强团队力量,特别是邀请文物出版社原图书编辑部主任、资深编审黄文昆先生加盟,又反反复复修改,2011年,多卷本《敦煌石窟全集》第卷《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报告》由文物出版社出版,这被认为标志着石窟考古进入个新阶段。
《敦煌石窟全集》考古报告分卷编排规划制定,来自个最基本认识,那就是:经过对敦煌石窟崖体上洞窟分布细致观察和分析研究,发现洞窟开凿早晚和它排列顺序有极密切关系。为使《全集》所含所有洞窟考古报告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学术性,并为今后《全集》考古报告能有序地、持续地进行下去,们选择以洞窟时代为序编排。们依据多年来对崖面遗迹考察和断代分期研究成果,经过反复推敲,确定以洞窟开凿时代早晚作为脉络,兼顾洞窟布局形成现状,编制多卷本《全集》考古报告分卷规划。规划包括各分卷洞窟组合、编排序列,以及编辑体例等。其他排列方法多带有主观因素,缺乏科学依据,因此均不予采纳。
《全集》拟分为“敦煌莫高窟分编”“敦煌西千佛洞分编”“瓜州榆林窟分编”三部分。通盘考虑三处敦煌石窟数量、体积、保存程度等具体状况,《全集》拟编成100卷左右。第卷《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报告》,包括公认敦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