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倡导文化交流,通过保护文化遗产促进和平。出于对和平希冀与对艺术热爱,自青年时代开始,平山郁夫就关注到佛教和佛教艺术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所起纽带作用,并以唐僧玄奘大师作为自己人生楷模,产生沿着丝绸之路追寻日本文化之源宏大理想。
由于历史曲折,直到1979年,平山郁夫先生才第次来到向往已久敦煌莫高窟。至今清晰地记得,他住在莫高窟前简陋小土屋里,不顾鞍马劳顿,从早到晚,用切可用时间,如痴如醉,个接个地欣赏洞窟。在饱览敦煌艺术瑰宝之后,他说“世界性名作都齐集于敦煌”,赞叹敦煌艺术“超越时代、超越国境、超越所有价值观”。在日本奈良时期建造或绘制唐招提寺和药师寺建筑、东大寺戒坛院雕塑、法隆寺壁画、当麻寺收藏经变画等,都能看到与敦煌石窟佛教建筑、彩塑、壁画佛教人物、经变画等相似之处。
平山郁夫认为,莫高窟第220窟前壁门上方说法图和日本法隆寺观音壁画,无论是笔触、起势、转折、运笔走向,线条运用或是色彩配置都极为相似,相隔四千多公里两幅壁画仿佛失散多年孪生姐妹。他在笔记中写道:“两处壁画观音像从画风到肌肤颜色、线条、花纹、璎珞颜色完全样。”经平山郁夫考证,这两幅壁画应该是根据同个底稿画出来画,幅被画工携往莫高窟,幅被遣唐使带回奈良,它们都来自唐朝长安画坊。
这次难忘敦煌之行不仅却他多年夙愿,也使他对敦煌产生新深刻认识。自此,他与敦煌不解之缘愈加深厚。
平山郁夫是莫高窟知音。他后来多次造访敦煌,每到敦煌必至洞窟欣赏、揣摩,百看不厌。他还拿起画笔抒写自己对敦煌感悟,创作出许多以敦煌为题材上乘之作。他在担任东京艺术大学教授、校长时,更是要求本校日本画科学生必须到敦煌石窟考察实习次,吸收敦煌艺术营养。这些举措,对于向日本和世界弘扬敦煌艺术做出重要贡献。
平山先生是敦煌石窟新供养人。出于对敦煌艺术酷爱,他认识到敦煌石窟保护重要性和迫切性,萌生帮助敦煌研究院培养人才和提高保护研究水平善念,并将它作为崇高使命,开始为保护敦煌这个佛教艺术圣地积极奔走,不懈努力。
他多次向日本政界要员介绍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重大意义,以引起他们对敦煌莫高窟重视。他曾陪同敦煌研究院段文杰院长谒见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1988年,他又陪同日本时任首相竹下登先生访问敦煌。最终促使日本z.府无偿援助十亿日元建设敦煌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