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则》指出“制定保护规划必须根据评估结论”,评估是文物古迹保护工作关键步骤,只有准确评估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目标、对策和措施。没有准确评估,就没有科学与合理规划。当然,正确评估前提是要掌握翔实、全面资料。
第四,《准则》第20条指出,“定期实施日常保养,是最基本和最重要保护手段”。文物古迹保护工作是贯穿于文物古迹始终持久工作,是项长期且经常性工作。在做必要大型加固工程和抢救性修复之前和之后,都要认真做好日常保养、维护和监测,及时排除不安全因素和轻微损伤,避免更多干预行为,这是做好保护工作根本保障。
第85窟项目完成和《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制定和实施,不仅推动莫高窟壁画保护技术进步,而且推动中国文物古迹保护科学化。负责此项目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首席项目专家内维尔·阿格纽先生因对中国文物保护巨大贡献,获得2005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追忆平山先生
与莫高窟隔河相望,有个“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陈列中心建成时候,是当时国内唯石窟类文物保护研究陈列机构。这个陈列中心展示八个原大原状复制洞窟,还有敦煌石窟出土许多文物精品。这个陈列中心是日本z.府无偿援助十亿日元建设,是中日友好个见证。
“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建成,也是敦煌研究院历史上大事,说起这件事情就不得不提平山郁夫先生。平山郁夫先生与敦煌莫高窟结缘于1958年1月,当时敦煌文物研究所在东京举办“中国敦煌艺术展”,平山先生敏锐地发现日本文化与敦煌之间渊源。
1958年,常书鸿先生携大批敦煌临摹壁画出访日本。在东京展出敦煌临摹壁画,使平山郁夫自此与敦煌结下终身缘分。这次展览对平山郁夫艺术生涯意义重大,他之后创作《佛教传来》使他最终跻身日本流画家行列。画面中玄奘指向远方手,也把平山先生自己命运与那座荒漠里艺术圣殿紧紧地联系在起。他深知,在日本佛教壁画之外,他找到比之更古老艺术渊源。
从此,敦煌成为平山先生魂牵梦绕地方。
平山郁夫在少年时代经历惨绝人寰第二次世界大战,在生与死边际挣扎过。他是广岛原子弹爆炸后幸存者。由于受核辐射影响,他身体羸弱,面色苍白。出于对战争灾难亲身体会,他生坚定地奉行和平主义,立志用美感化人类,唤醒人类良知,借助绘画祈愿人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