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窟,以棋格式观经变方式体现。中间为净土庄严相,下面有九扇小屏风,绘有九品往生,
边以三十二格画序分,
边用十八格画十六观,故事情节较其他窟更加丰富。
在看来,经变画实际上是佛教思想传播和普及
重要形式,是各佛教宗派为
宣扬各自
佛教思想和教义而采用
艺术方法,历史上各个时期
各种佛教思想、佛教宗派教义大多都能在经变画面中反映出来。虽然当地
佛教文化随着莫高窟
废弃而衰落
,但是和佛教思想相关
佛教艺术得到
生根、繁衍、发展、传播。
在看来,几乎每
铺经变画就是
个大课题,等待着研究者
破解和阐释。有时候在
个洞窟内,既有弥勒净土变,又有西方净土变、药师净土变、法华经变等,甚至多达十多铺经变,研究起来就更复杂。经变画艺术形式上
变化,固然与佛教艺术本身有关,但更重要
是与中国佛教思想和佛教宗派发展
历史有关。例如,敦煌石窟净土变
传承与变化正反映
中国净土宗从萌芽到最终形成
历史,反映
唐代及其以后西方净土信仰在中国民间
兴盛与传播
历史。
敦煌石窟营建历史,适逢中国佛教发展历史上最辉煌
时期。石窟艺术从本质上讲是以佛教为主题
艺术,从建筑到窟内壁画和塑像,都是具体
佛教义理、佛教思想
载体和反映,都是为弘扬佛教教义和开展佛教活动服务
。所以,
们现在做石窟研究还应该进
步加深对敦煌佛教主题内容研究
力度和深度。
榆林窟稀世神品
榆林窟许多壁画也是精彩绝伦。于右任当年参观敦煌莫高窟后,兴致勃勃地去榆林窟。榆林窟距离敦煌莫高窟180公里左右,道路坎坷。于右任年过花甲,随从再三劝阻,但是他非常向往榆林窟
壁画艺术,不顾路途遥远艰险,乘坐大轱辘车前往参观。他看
榆林窟
壁画之后,称赏不已,面对榆林窟幽静
沟谷,湍急
水流,还写下
四首《万佛峡纪行诗》。其中有
首:“层层佛画多完好,种种遗闻不忍听。五步内亡两道士,十年前毁
楼经。”
榆林窟开凿于唐代,洞窟形制、题材内容与艺术风格和敦煌莫高窟相近,它们同属敦煌石窟范畴。榆林窟又名万佛峡,位于甘肃省瓜州县城南70公里处。洞窟开凿在榆林河峡谷两岸直立
东西峭壁上,因河流两岸榆树成林而得名。现存有完整壁画
洞窟43个,其中东崖32窟,西崖11窟。彩塑272身多已残毁,其中第6窟高约25米
石胎泥塑弥勒佛倚坐像,全身金箔敷就,灿然如新,金碧辉煌,显得极其庄严雄伟。壁画5650余平方米保存尚好。
榆林窟壁画多为唐代至元代80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