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核聚变工程从开始到现在,碰到问题不少,但唯独仿星器研究所
工程进度却是
点问题都没有,每次想起这事儿都可以给他带来好心情。
“根据戴团长那边说法,五月份就可以完成交接
。”
……
在陆舟这里没有待很久,去仿星器研究所工地上还有高等研究院那边转
圈之后,潘院士便返回
上京,开始帮陆舟物色访问团专家
人选。
另边,新年过去
大半,陆舟这边
工作重新回归
正轨。
再次喝口茶润
润嗓子,陆舟继续说道。
“现在关键是,
们需要组织
批专家,做好与那边交接设备
准备,你有什
好
人选推荐没?”
仿星器不是冰箱,买回来往家里放,接上电源就能用。
如何安全使用设备,如何拆卸以及安装,掌握这些知识都需要经过专业
培训才行。马普学会那边在交付仪器
同时会负责人员
培训,但陆舟这边也得派几个听得懂
人过去才行。
至少,不能让人从头教起吧?
装置提供发电组件。
澳大利亚人技术不完善,但德国人可没这方面
需求。
而且WEGA毕竟也是创造过几个世界纪录设备,即便已经退役搁在那儿吃灰,想要买回来恐怕也没那
容易。
陆舟笑笑,语气轻松地说道:“暂时没有,但
觉得可行性很大。”
说着,陆舟简单地和潘院士讲下当时
情况。
在继续对SG—1材料进行改进同时,他同时也在筹划着对物理研究所和数学研究所
潘院士沉思会儿,开口说道。
“如果真能买到话,这些都好说,直接从其他研究所调人过来就行
。西南核物理研究院有这方面
专家,还有华科院
物质科学研究院,不过仿星器在国内实在是太冷门
,研究这
领域
人或许有,但深入研究
恐怕不多。”
理解国家在这方面困难,陆舟也没有强求,只是开口说道:“尽量找吧,实在不行研究托卡马克
专家也行,两种聚变装置虽然技术路线不同,但都属于磁约束,在技术细节上还存在共通点
。”
潘院士:“会尽量帮你物色这方面
人选……说到这个,STAR仿星器研究所
工程还有多久才能完工?”
听到这个问题,陆舟笑笑。
坐在他对面听着,潘院士眼中浮现
赞许
神色。
陆舟个人研究能力是毋庸置疑
,没有人会怀疑
个诺贝尔奖得主
专业水平。
但他毕竟只有二十四岁,即便能力很强,但经验依旧是个问题。
开始潘长虹还有些担心,陆舟是否能够胜任这种大型科研工程
领导者
位置,能否协调各研究单位
工作。
但现在看来,自己担心完全多余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