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仅须臾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所能办者,不过太仓之粒耳。(46)
时间亿万年没有穷尽,人生几十年实在是瞬即过。天下至大,人力所能为者至小。
他相信,太平天国何时能平,属于太大尺度事件,不是某个人甚至某个集团能够决定。在这些大事件背后,有着天时、历史、人心等诸多深层次力量在起作用,个人所能发挥作用是很有限。因此,他所要做只是在可能范围内尽自己能力而已,而不必杞人忧天,将太多无法承受之重揽到自己肩上。他对弟弟说:“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墙壕之坚,军心之固,严断接济,痛剿援贼,此可以人谋主张者也。克城之迟速,杀贼之多寡,军士卒之病否,良将之有无损折……此皆由天意主张者也……弟现急求克城,颇有代天主张之意……愿弟常存畏天之念,而慎静以缓图之,则善耳。”(47)
也就是说,凡做大事,大环境因素占半,人力量占半。们所能致力就是把沟挖深,把营盘扎好,整固军心,截断城内外接济,痛“剿”前来支援敌人。此外,到底什时候能拿下这座城池,军会否发生传染病,战场整体上顺逆,都是上天决定。你现在急着马上拿下城池,这是要左右上天意志,是不可能。
除这封重要信之外,曾国藩还反复讲过很多劝诫话。比如:“古来大战争、大事业,人谋仅占十分之三,天意恒居十分之七。往往积劳之人非即成名之人,成名之人非即享福之人。”(48)真正出力人不定成名,而成名人不定能享福,这都是常见事。“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次浩大是真正受用。”(49)富贵功名都是给别人看,只有心胸开阔,自己才能得到好处。“功不必自己出,名不必自己成,总以保全身体,莫生肝病为要。”(50)
曾国藩、曾国荃有充分耐心和太平天国熬下去,但是朝廷却忍不住。其他地方战火都已经陆续熄灭,只有曾国荃迟迟不能建功,总不能让众人都无事可做,袖手旁观。朝廷于是命令李鸿章携威力强大西洋武器来南京会攻。
曾国荃心想独占攻陷南京“首功”,当然反对淮军染指,李鸿章当然也知道曾国藩兄弟心理,碍于曾国藩情面,只得软磨硬抗,甚至不惜装病(他奏称“感冒风湿,眠食顿减”,即行回苏“就医”),次次抗旨。他在致曾国荃信中说:“屡奉寄谕,饬派敝军协剿金陵。鄙意以公两载辛劳,篑未竟,不敢近禁脔而窥卧榻。况入沪以来,幸得肃清吴境,冒犯越疆,怨忌丛生,何可轻言远略。常州克复,附片借病回苏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