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开发河套地区,必须先有长期持续投入,组织人口移民、外加官方投资,才可以实现。
政治稳定、剩余人口多、长期移民活动、没有敌情威胁……这其中没有敌情威胁,只是最简单步。
没有几十年长期投入,要使得河套地区重新成为块田地密布农业区,是绝无可能。
当然大顺行政组织能力远胜满洲人,李来亨手中充沛物质资源也比顺治、康熙两代皇帝更丰富,大顺政权为屏蔽祖陵,对于恢复河套需求也远胜于明清两代。
将来“复套”势在必行,现在刘芳亮出塞远征“捣巢”也是“复套”先声。
员,仅仅只剩下不足五万人。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两代人几十年努力完全付诸东流,满洲人经过几十年奋斗扩张,到今天其力量却又倒退回萨尔浒之前时代,甚至还有不如!
不久前河北节度使马重禧已经将代善遣人送来国书,递呈到天保府。满洲人在国书之中,已经声言削去帝号、年号,废弃大清国号,改称建州国,昭和帝福临亦改称建州国主,并声言若上国愿与女真国议和,他们便会立即将明帝朱慈烺送回关内。
几十年努力,到头来,不过是从“建州”回到建州。为着努尔哈赤野心,建奴空掷数十万人头,终究切成空。
由于孙可望蠢蠢欲动,他身后又有整个四川地区作为后盾,人力物力都不是精兵不过三千骑套虏可比。
东蒙
所以毫无疑问,李来亨在西北主要目光都聚焦到孙可望身上。对于搜套作战,他主要委托于刘芳亮,现阶段顺军出塞作战主要目,也只是以“捣巢”为主,而非“复套”为主。
“捣巢”和“复套”不同,顺军出塞“捣巢”属于次性军事行动,只要动用精干骑兵采取突袭战法,攻破并焚毁蒙古人聚居点就可以——自从明朝中叶以来,随着藏传佛教在草原上传播,蒙古各部,特别是农业条件较好套虏,早就开始以寺庙为中心形成许多固定聚居地。
这可是真正“跑得和尚,跑不庙”,顺军兵员本就以陕北缘边边民为主,他们和蒙古人相处经验并不少,对于河套草原也并非完全陌生。土默特部即便能够避开顺军精骑“捣巢”打击,但他们佛寺、聚居点可没法随牛马那样游动。
当然,“复套”难度就比单纯“捣巢”大得多。
“复套”困难不仅在于军事问题,而更在于经济问题。虽然河套地区农业条件较好,如前套、后套地区都有适于耕作田地,但是前、后套与内地被毛乌素沙漠瀚海阻隔开来,临时进行移民,旦套虏复来袭扰,大顺驻军远隔沙漠是很难保护和救援好移民。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