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锡爵仍不甘心,继续劝说万历,但无论他讲啥,皇帝陛下却好比橡皮糖,全无反应,等王大人说得口干舌燥,气喘吁吁,没打招呼就走人,只留下王大人,痴痴地看着他离去
背影。
谈话是完,但这事没完,王锡爵回家之后,实在是气不过,
“主意早就定
,反正早晚都
样,人家说什
不碍事。”
不碍事?敢情挨骂不是你。
可这话又不能明说,于是王大人兜圈子:
“陛下主意已定,
自然是知道
,但外人不知道内情,偏要大吵大嚷,
为皇上受此非议深感不忿,不知道您有什
为难之处,要平白受这份闲气?”
球踢过来,但万历不愧为老运动员,
脚传
回去:
起哄,因为大家都知道,皇帝陛下您多少年不去找皇后,皇后怎
生儿子,不想立就不想立,你装什
蒜?
万历又火,先是辟谣,说今年已经见过皇后,夫妻关系不好,纯属谣传,同时又下令内阁,对敢于胡说八道
人,
律严惩不怠。
这下子王锡爵为难,皇帝那里他不敢再去凑热闹
,大臣他又得罪不起,想来想去,
声叹息:
也辞职吧。
说是这说,可是皇帝死都不放,因为经历
几次风波之后,他已然明白,在手下这群疯子面前,
丝不挂十分危险,身前必须有个挡子弹
,才好平安过日子。
于是王锡爵惨,大臣轰他走,皇帝不让走,夹在中间受气,百般无奈之下,他决定拼
拼——找皇帝面谈。
“这些都知道,
只担心,如果皇后再生儿子,该怎
办?”
王锡爵气蒙,就为皇后生儿子
破事,搞
三王并封,闹腾
足足半年,到现在还拿出来当借口,还真是不要脸,既然如此,就得罪
:
“陛下,您这话几年前说出来,还过得去,现在皇子都十三岁,还要等到什
时候!从古至今即使百姓家
孩子,十三岁都去读书
,何况还是皇子?!”
这已经是老子训儿子口气
,但万历同志到底是久经考验,毫不动怒,只是淡淡地说:
“知道
。”
可是皇帝大人虽然不上班,却似乎很忙,王锡爵请示好几个月,始终不见回音。眼看要被唾沫淹死,王大人急眼
,死磨硬泡招数全用上,终于,万历二十
年(1593)十
月,他见到
万历。
这是次十分关键
会面,与会者只有两人,本来是天知地知,你知
知,但出于某种动机(估计是想保留证据),事后王锡爵详细地记下
他们
每
句话。
等大半年,王锡爵已经毫无耐心:
“册立事始终未定,大臣们议论纷纷,烦扰皇上(包括他自己),希望陛下早日决断,大臣自然无词。”
万历倒还想得开: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