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他是丁寅年江西乡试中举,就写个牌子“丁寅举人”,再想想,老子在县衙是主簿(正九品),官位低是低
点,但也是官嘛,于是第二个牌子就写“某县主簿”,此外还有什
何年何月被表彰过,有何政绩,都可以写上去,反正能骗骗老百姓就行
。
正是这样诱惑,使得无数人前仆后继,向着官位前进,可正如前面所说,当官哪有那
容易呢,朱元璋及他
子孙们早就为他们设置
最困难
道关卡,这道关卡不但改变
历史悠久
科举制度,让无数人陷入极端
痛苦中,在某种程度上,它还影响
中国未来几百年
命运。
这道关卡就是八股。
【八股】
这是个很值得
提
现象,八股可以说是明朝
发明创造,这套玩意自朱元璋起,到明朝中期发展完善,影响
后来近五百年
知识分子,不可不说。
这个时候丁说:是庶吉士。
那几位马上就不笑,乖乖
站起来行礼,这是因为庶吉士实在来头很大。
在所有进士中,只有
甲三人可直接进入翰林院,二甲和三甲中挑选精英考试才可成为庶吉士,他们
职责是给皇帝讲解经史书籍,并帮皇帝起草诏书,是皇帝
秘书,权力很大,到
明朝中期,更形成
不是庶吉士不能当大学士
惯例。
你说庶吉士厉害不厉害?
这三套摆下来,大家心里都有数,将来多多关照啊,科举势力就是通过这样
方式排定秩序,形成强大力量
。
学子们考试科目分为三场,第
场考经义,也就是四书五经,第二场考试实用文体写作,第三场靠时务策论,也就是给你个事情让你分析,颇有点应用文
意识。其中最重要
就是经义,这是取士
关键。
那时
考上进士对于当时
人太有诱惑力
,而考
个好
名次也有额外
吸引力,中国人讲究衣锦还乡,也就是穿着官服回家给当年
穷哥们、邻居家大婶大哥看看,这个时候,排场越大,面子就越大。
大家在电视上看到过,古代*员出行都要带大堆人,前面有打锣
,举牌子
开道。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那些举牌子
,学问都在牌子上呢!
如果你是状元,那就威风,牌子上可以写上“状元及第”“钦点翰林”这样
大字,招摇过市,引得无数百姓感叹不已,抓住自己孩子
脑袋使劲晃,将来
定要学他!
二甲和三甲怎写牌子呢,他们
牌子上会列明“同进士出身”“两榜出身”这样
字,也是很多人倾慕
。
进士牌子好写,人家毕竟见过大世面,那举人怎
办,不能写中进士,也不能写两榜,放心,办法是人想出来
,举人出门
时候,由于可写
不多,他们充分发挥
创造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