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小凉来到讲堂窗外。
那位李夫子在讲那儒家诗词文章,先前说到“池塘生春草”、“明月照高楼”好在何处,感慨这等看似直白诗句,最见功力,都会让后世诗家后悔晚生千百年,然后便顺势讲到座山下豪阀门第,或是座山上门派,开山鼻祖性情如何,会如何影响家风、门风,最后便告诉那九人,若是你们将来成那开山鼻祖,便该如何去做,才能少错多对。
有人见到师父出现,便
,在那之后,清凉宗就愈发显得茕茕孑立,四面八方无援手,盟友不再是盟友,不是盟友,更成为个个潜在敌对势力,使小绊子,没有人认为个彻底惹恼大剑仙白裳新近宗门,可以在北俱芦洲风光多久。
而清凉宗内部也动荡不安。
半数供奉、客卿都与清凉宗撇清关系,寄去封封密信,祖师堂那边座椅,夜之间就少五条之多。
贺小凉也是个怪人,没有打碎劈烂那些座椅,就只是将它们搬出祖师堂,放在门外檐下。
本就弟子不多清凉宗,座山头,愈发显得冷冷清清。
所幸贺小凉在北俱芦洲游历过程中,先后收取九位记名弟子,还算安定,尚未有人选择叛逃清凉宗。在外界看来,是因为那些家伙,根本不清楚白裳这个名字意义,更不知道山上结仇并且撕破脸皮后凶险万分。
这九位清凉宗开宗立派后首代弟子,陆陆续续被贺小凉带回山头,多是以前不曾修行山下凡夫俗子,年龄不算悬殊,年纪最年长之人,如今也不过而立之年,年岁最小,不过是五六岁稚童,贺小凉收取弟子,十分古怪,资质根骨也看,却并不是最看重,能走上修行路就成,更多还是看她自己眼缘。
今天贺小凉离开那座独自修道小洞天,清凉宗占据处风水宝地,但是并未如何大兴土木,只在祖山半山腰开辟出小块地盘,座座茅屋相邻,九位弟子都住在此处,唯独那座用来传道授业解惑场所,还算有点富家宅邸样子,类似山下大户人家祠堂,即可祭祖,也可延请夫子为家族弟子讲学。
贺小凉收取弟子,只传授他们门没有高下之分道家口诀,此外便不再多管,不过请位外人来为弟子们日常授业,此人既不是供奉也不是客卿,却在此为清凉宗九位弟子讲学已经好几年,不拘泥于辨析道门典籍玄妙,三教百家学问,此人都会传授。贺小凉对于这位“李先生”,似乎很信任,不担心他在此讲学,会误人子弟,耽误修行,更不担心让她扬言百年之内不再收取弟子清凉宗,变成个四不像仙家门派。
九位暂时依旧还是记名弟子,对于那位只知道姓李年轻先生,十分敬重。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