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徐凤年离开议事堂,感受到股凉意,仰头望去,竟是场秋雨,不期而至。廊下悬挂盏盏大红灯笼,散发出圈圈柔软晕黄。
呵呵姑娘和朱袍徐婴屁颠屁颠跟在年轻藩王身后,跨下台阶去往二堂路上,徐凤年突然停下脚步,等到两人左右走到自己身边,高高举起手,放在她们头顶,帮她们遮雨。
路行去,深夜时分,仍是显得人流不息。位手持油纸扇快步从后堂前往兵房议事参赞郎,看到这罕见温馨幕后,稍稍犹豫,还是打消将伞送给年轻藩王念头。
藩邸议事堂前甬道两侧东西各有兵、吏、户和礼、刑、工六座科房,如今北凉道副节度使杨慎杏坐镇兵房衙屋,经略使李功德在吏房当值,户房暂时由凉州刺史白煜主持巨细事务,虽然这位白莲先生在凉州城有座从田培芳手上接过刺史府邸,而且在清凉山也有保留衙屋,但是白煜以后显然要把重心放在拒北城,至于是为凉莽大战也好,还是为摆脱那位副经略使宋洞明官场阴影也罢,白煜执政功力毋庸置疑,别说小小座户房,恐怕连座离阳户部衙门都能娴熟掌控。暂时离开书院王祭酒领衔礼房,工房则交由墨家矩子宋长穗打理,继续以拒北城督造副监身份完善拒北城,刑房并无谁坐上第把交易,养鹰拂水两房各有名履历厚重谍子头目坐镇此地。
中轴线正堂之后便是二堂,悬挂块匾额“求暑堂”,十分古怪,世间君主藩王别院行宫,无不是避暑胜地。
二堂主体建筑是居中签押房,年轻藩王书房也在隔壁,只不过相比当年清凉山梧桐院风雅无双,可谓简陋至极,所放书籍也是北凉边军档案。
除此之外,凉州左右骑军、流州龙象军、铁浮屠、白羽轻骑在内诸多凉州关外精锐边军,在此也设置有兵科房,还有幽州步军科和四州将军科和十四校尉科,亦是各有座衙屋,以便军令传递通畅。三堂悬匾“思量堂”,取自李义山之语“千秋功业,最费思量”,那幅门联同样来自这位听潮阁谋士生前名言,“与百姓有缘,才来此地。求问心无愧,虽死无悔。”二十多名军机参赞郎常驻此处,其余三十余以白衣身份悬佩印绶幕僚,在正堂六房当值,出入自由。这些青衫郎官场进阶途径类似离阳科举进士,只是职责更像是位于枢密重地掌握机要门下省官吏。军机参赞郎根脚来自流州刺史府邸,在进入幽州担任骑军将领之前郁鸾刀便曾是类似角色,位卑权重,此举首创于曾是离阳储相之宋洞明,在第场凉莽大战之中,北莽边军之中也有出现相关人等,不但安抚大批中等门庭草原权贵,也极大提升南朝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