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
老人也不生气,大口喝酒,陷入沉思。
最后悠悠然回神,轻声感慨道:“不说当年整个北凉都算天赋最好吴金陵,枪仙王绣和徐偃兵韩崂山三个师兄弟,论枪法造诣和枪术高低,爷爷年轻时候就比他们差许多,以后差距也只有越来越大份,这没什不好意思承认。只不过你们要记得件事,天底下不管什兵器,都是给人用,高手有高手用法,普通习武之人又有普通人练法。就说那吴金陵,九岁入武品,十二岁入二品,十七岁跻身金刚,枪在他手里,就跟被赋予神通般,随便耍都能有股子先天灵性,可即便如此,在他十四岁那年,还是遇上道门槛,爷爷也正是在那个时候随口说几句握枪心得,那之后,吴金陵便茅塞顿开,重头开始练枪,可惜啊,天妒英才。”
直在旁听徐凤年微笑开口道:“吴金陵夭折,也不见得全是天妒英才,练武途,太过帆风顺不是好事,江湖上有宿敌说,往往相互敌对两人,更能在武道境界上稳步攀升,不管速度如何,可始终都在进阶,大概是因为有磨刀石,枪仙王绣如果不是去趟北莽,也未必有日后宗师成就。而且也听人说过,在武学上,很忌讳宁为鸡头不做凤尾,练刀习剑或者是练枪,到个境界后,都不谈什天下剑术前三甲或者用刀第几人,都是直接奔着江湖第人去,要不然王仙芝坐镇武帝城那甲子里,也不会有那多人去自取其辱。”
老人笑笑,没有说什,道理这东西,只要是习武世家,哪家长辈不是张口就来,在老人看来,那些徒有虚名“名师”,百个也比不上个“明师”。再者,到老人这个岁月,年少时有再多雄心壮志,年复年也早就给磨光殆尽,尤其是听到那些虚无缥缈天下第第二第几,更是提不起兴致。不过老人出于礼节,还是面朝那个口气不小年轻人,抬起手中酒碗,算是敬酒,那个年轻人也跟着举碗,各自饮而尽。
高大少年是天不怕地不怕初生牛犊性子,看到这个年纪不大家伙竟然连吴金陵都听说过,肚子疑惑,毕竟吴金陵虽然在他们家乡那边被提起次数不比枪仙王绣少,可因为英年早逝,更是醉死街头这个不光彩死法,又隔好几十年,在北凉其它地方都极少有人知晓这个名字。少年忍不住问道:“你咋知道吴金陵?”
徐凤年笑道:“听朋友提起过。”
那个秀气少年兴许是刚才见到这家伙跟老板娘眉来眼去,十分厌恶,转过头望着驿路独自发呆。
徐凤年瞥眼那三杆长短不白蜡木杆,突然随口说句,“老先生两位晚辈,位半年前就该换杆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