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这次出击,本来就是为贰师将军李广利分担匈奴人攻势。现在李陵已经吸引匈奴单于和全部主力,贰师将军应该大有斩获吧?
然而并没有。李广利率领三万骑兵精锐,往天山方向攻击匈奴右贤王,开始砍下万多颗匈奴人头颅,但回师途中被匈奴人切断粮道,陷入重围。要不是个叫赵充国年轻将领奋不顾身,身被二十余创,终于带领百多壮士把匈奴人包围撕开个口子,李广利
酒杯,向汉武帝庆贺,那时候当然都在说李陵好话。现在李陵兵败消息传来,大臣们不知所措,很多人还落井下石,斥责李陵坏。读过《史记》人又都会有这个印象:司马迁最痛恨见风使舵,见不得世态炎凉。司马迁还说:“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仆诚私心痛之。”司马迁大概不会想到,两千多年后经常有人骂他是嘴炮,而在他眼里,和李陵相比,这些*员才是嘴炮。
所以司马迁还很有批驳*员们欲望。
第三,他同情皇帝。虽然司马迁爱说怪话,但至少到目前为止他仍然认为,自己只是批判现象,指出问题,出发点都是好。司马迁多次表白过,大汉统天下,这是西周之后几百年来从未有过好时光;对汉武帝,他也是真心忠诚爱戴,所以“见主上惨凄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他觉得说几句李陵好话,可以安慰皇帝。
汉武帝是个雄才大略皇帝,不喜欢畏畏缩缩只知服从毫无个性臣子。当初做过十年郎官,司马迁可能有过慷慨敢言而被汉武帝嘉奖经历,至少,他亲眼见过很多人用这种方式得到汉武帝赏识。
所以汉武帝问司马迁对李陵事怎看,他就开口。
班固说,当时司马迁表达方式是“盛言”,就是说话气势很旺盛,罗列李陵功绩也显得很丰盛。如果司马迁口头表达风格和文字风格相似,那班固这两个字用得真是非常准确传神:
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横挑强胡,卬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长咸震怖,乃悉征其左、右贤王,举引弓之民,国共攻而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然陵呼劳军,士无不起,躬自流涕,沫血饮泣,更张空拳,冒白刃,北首争死敌者。
这又是绝对无法翻译文字,气势有多炸裂,请自行体会。同理,当时司马迁开口,满朝*员有多惊骇,也可以想象。
司马迁就被汉武帝认为“沮贰师”,也就是攻击贰师将军李广利,于是被丢进大狱,判处死刑,最后以宫刑替代。
为李陵辩护"怎就会被认为是攻击李广利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