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宁颂来说,凌师兄升官固然不错,但分别于两地
确是
个问题。但好在,他很快就不用纠结。
“起进京不就完事
?”齐景瑜好奇道,“你不会还想留在临州吧?”
“往年正科八月出榜,第二年二月会试,今年虽然是恩科,但时间安排应该差不离。”
也就是说,满打满算不到六个月准备时间。
“……去读书
。”宁颂刚刚稍稍有些松弛
心弦瞬间绷紧。
既然非要考,定要考,那何必再等三年?
正如张夫子所料,恩科四月考乡试,十月便是会试
时间。
继续学习,与此同时,新收批学子也逐渐赶上
课程。
与之相比,他们这几个考中举人,学习态度显得有些散漫。
“怎,考中举人就够
?”张夫子乐呵呵地问他。
那当然不是。
比起秀才,举人拥有入仕为官
权力,更像是
个正式
功名。若是多年考不中进士,可以想办法在官场上谋
个官职。
朝廷公布会试时间,对于读书人来说固然是个大消息,但很快,
个更重要
消息使得临州沸腾起来。
皇上下旨,召远在边疆
储玉入京。
与此同时,凌恒重回京城,短短时间,从东省按察使高升为户部侍郎。
虽然官衔都是正三品,但个是地方大员,另外
个位于中枢,掌管财权,其中
含义不言而喻。
时间,凌府门口门庭若市。
就如同宁世怀样。
虽然科举最终目
都是做官,可举人出身
*员在先天上就有
限制。
不但起点低,仕途也难走。
除非有特殊际遇,否则大概率会
辈子终老于低阶官职上。
因此,但凡是中举人
年轻学子,很少有人放弃会试,心甘情愿待在举人这个位置上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