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是在宣布有罪之后,苏格拉底提议惩罚。
第三部分是在宣判死刑之后,苏格拉底最后陈述。
、非正式指控
在迈雷托士发起这次指控之前,苏格拉底早已遭受到很多人控诉。这些控诉源自部分人偏见,而当个人接受偏见,就会选择性地继续强化偏见,并把这种偏见传递给身边人。这些人形成第批控告者,这种偏见也是迈雷托士控诉依据和支撑。因此,苏格拉底选择从源头开始,清除人们偏见。
第条控告:苏格拉底是无事忙为非作恶人,凡地下天上切无不钻研,能强词夺理,还把这些伎俩传授他人。(19B-C)
heHumanitarianTheoryofPunishment,6ResJudicatae,pp.224—225(1953).
[108]C.S.Lewis,TheHumanitarianTheoryofPunishment,6ResJudicatae,pp.224—225(1953).
[109][英]以赛亚·伯林:《自由论》,胡传胜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207页。
[110][英]以赛亚·伯林:《自由论》,胡传胜译,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219页。
审判苏格拉底,读柏拉图《申辩篇》
这条指控认为苏格拉底是自然主义者,不断地探究天上地下事情,用胡说八道论证,驳倒大家公认真理,并教给别人。当时雅典人认为打雷等等自然现象是宙斯发怒结果或受诸神影响产生,但自然主义者对传统观点发起挑战,用规律法则来解释自然事件,因此被认为是不虔诚无神论者。[112]
第二条控告:听说(苏格拉底)教人,并且藉此得钱。(19E)
这种指控认为苏格拉底善于狡辩,是游走各地,用智慧收
大家都知道苏格拉底有句名言:未经省察人生没有价值。(《苏格拉底申辩》38A)[111]
这句话正是出自柏拉图《申辩篇》。公元前399年,70岁苏格拉底被指控蛊惑青年,不信国教,崇奉新神。在雅典城邦广场上,苏格拉底对501名陪审员做出义正词严申辩,最终接受死亡判决,完成自己作为雅典牛虻使命,也留给们个永远思考不尽哲学命题。
阅读《申辩篇》,能够解苏格拉底至死捍卫哲学生活,能更好地理解“未经省察人生没有价值”这句话,也能够让们触摸到有意义生活。
《申辩篇》内在逻辑十分清晰,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部分是苏格拉底对非正式与正式指控两波辩护。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