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最近又有新问题出现。”
“什问题?”
“过去倭国收粮,都是由王族指定收粮人,世代由其收粮,价格远低于市价。”
被高大龙提及,苏大为想起来。
那些收粮人,类似后世“中间商”,或者说是乡绅。
他眸光微闪:“九州现在占领区,大致还在天草和肥前、肥后、筑紫。鹈户神宫那边还在交接,
时还没落入全部掌控。
就九州实控之地,大致有十八万户,人口四十余万。”
苏大为点头,示意高大龙继续说下去。
就这点人口户数,当然和大唐远远不能相比。
但对百济来说,已经算是不少。
否则旦闹起饥荒,定然又会爆发新
轮
叛乱。
此事不可不防。
百济其实在农业上,是逊色于新罗和高句丽,之前
直压着新罗人打,全靠他
手工业和工商业发达,以做支撑。
“新罗那边,金法敏最近还算老实,走前会去信给他,再敲打
番,让他尽量配合刘仁轨,也给你们
工作减轻
点压力。
另外,手工业和商业,可以多加鼓励,税制现在朝廷没有安排,就如他们之前旧例吧。
向藩属借仆从军。
其次才是向都护府借兵。
问题是都护府般也就几千兵马。
还要到后来,与吐蕃争夺控制权,才会增强兵力配置。
不过兵力只是方面,比兵力更要
,是对地方
资源控制,具体就体现在“钱粮”二字上。
但是这批人,除少量见机得快,投靠唐军,大部份在第
波战事时,被当做反面典型给抄家
。
也
“之前战事,已经误
农时,倭国今年
收成会减少
些,所以
们
处境会有些艰难。”
“倭国也缺粮?”
这个结果,令苏大为颇有些意外,眉头不由皱起。
民以食为天,缺粮会出大乱子。
高大龙继续道:“倒不是那缺,粮食其实还是有
,年中时你命人传开
那种高产
稻种,收成还算不错,拉平
些损失。
粮食方面……
光靠新罗可能还不够稳妥。”
说到这里,转向旁
高大龙:“大龙,倭国那边现在生产恢复如何?”
“正要提到这件事。”
高大龙也是刚从九州回转来,对那边情况比较熟悉。
周良直替苏大为执掌着都察寺在这边
情报网,闻言抱拳道:“百济这边,之前
直以手工业和农业并举,主要是工商业发达,与倭国、辽东高句丽和大唐
生意往来频繁。
如果只说粮食话,经过之前
战事,恐怕还得数年才能恢复元气。
最近粮食连养活本地都有些捉襟见肘,还需要新罗方面资助。”
苏大为默默点头。
想要百济安定,首先得令当地百姓都能吃上饭,不至饿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