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形势不错
契苾何力和金吾卫将军庞同善、营州都督高侃等人,也各有斩获。
苏大为这边,领唐兵两千余人,率新罗仆从军万,以及征召倭国仆从军
万人,从百济进兵,威逼高句丽大同江
线。
这两月下来,只攻下三城。
这个进度不算快,但因为大同江再过去,便是高句丽都城平壤。
所以苏大为这边,以支偏师,承受
高句丽人最猛烈
抵抗。
全部精力,都要用来应付眼前
乱局。
泉盖苏文是死。
他三个儿子是内乱
。
但虎死架不倒,高句丽国力依然十分强大。
要想吞并这个东亚小霸主,并不轻松。
后又协助苏定方和刘仁愿稳定百济局面。
直到王文度,bao毙,他被临危受命,成为代都督。
到扑灭百济叛乱,战擒获扶余丰等人,并在白江指挥当时身为白衣
刘仁轨,大破倭军。
最终因功,得授熊津都督职。
再到此次,李勣征高句丽,征调他为行军副大总管。
管,以进攻高丽。
庞同善、契苾何力仍任行军总管,及安抚大使。
水陆诸军总管和运粮使窦义积、独孤卿云、郭待封,及带方刺史刘仁轨等,都受李勣和苏大为指挥。
历史走向,已与苏大为熟知大相径庭。
原本李勣出征高句丽,应该到乾封年间(公元666年以后),但是现在不过龙朔二年,这切就已经发生
。
据闻泉男建已经调集八万援军,沿江布防。
而对辽东方向侵袭李勣军,则调集兵马十二万。
李勣那边不光有十万唐军主力,还有契苾何力及庞同善等人五万人马。
这比较,苏大为可以说是居功至伟。
以两万仆从军,能吸引高句丽这多兵马。
此时,因为高句丽内部混乱,整个战场局势也变得越发扑朔迷离。
用苏大为话来形容,那就是“天下大乱,形势大好”。
半岛局势越乱,实力就越分散。
越有利于客场作战唐军。
这两月里,唐军攻势十分猛烈,李勣亲自带兵,取
十六城。
苏大为从初入军中基层将领,实现个人
三级跳,
跃来到唐军高级将领之阶。
战争,是最好晋升之机。
危险与机遇并存。
苏大为现在也不清楚,是不是因为自己到来,引起
蝴蝶效应,改变
这些历史。
但是身处其中,他也没功夫想那些哲学问题。
泉盖苏文死,也比原本历史上早
几年。
并且苏大为名字,居然出现在此次大唐征高句丽
高级将领中。
史书上都没记载。
可以说,苏大为从军数年,从当年征西突厥时军中斥候队正,到苏定方麾下前锋。
到征百济时作为情报头子活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