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觉得谁正义,谁能挣钱就觉得谁厉害,谁出手大方就觉得谁宽仁,那样来,又和王家大花园里在苏鉴鉴面前趋炎附势小人又有什区别呢?”
“这……”薛璞危险地发现,他竟然觉得宋凌霄说得有点道理。
“作者对于王东楼和银娘刻画,明显就不是褒扬,如果薛编修通读这本书,就应该知道,王东楼下场是死于马上风,断子绝孙,投胎转世之后仍要吃苦头,这绝对不是对个人格持褒扬态度作者能写出来结局。再说银娘,银娘杀夫在前,后因杀夫而被人杀在后,银娘贪图钱财和荒*生活在前,后死于新婚之夜,死前收凶手三百两彩礼,她两项罪念直接导致她被虐杀,这是老百姓最喜欢看因果报应。”宋凌霄顿顿,抬眼看向薛璞,“这样结局,还能说作者对男女主角是持颂扬态度吗?但凡把书看上半,你都不会说出这种话,因为王东楼在剧情进展到半时候就死!”
“……”薛璞确实看到王东楼死,但这不能抵消他在前面看到王东楼和银娘种种作恶多端行径时产生反胃感,所以,从开始,他就预判作者要歌颂这两个人,否则,他描写得那细致干嘛?
“审丑,”宋凌霄替他指出他想不明白地方,“美东西总是让人觉得心情愉快,善良和正义使人道德感舒适,正因为如此,传统通俗小说才多采用真善美人物来作为主角,它们主要目是让读者产生阅读愉悦感,带领读者进入个舒适放松环境里,跟随主角起探索未知剧情世界。”
“但是丑就不样,丑虽然会让人产生恶感,不愿意仔细去看,但如果你真仔细去看话,你会发现,美东西千篇律,丑东西却千姿百态!在丑之中,你会发现各种各样隐藏人性欲望,两难抉择,而不是非此即彼,界限感清晰道德秩序世界,在《银鉴月》之中,你会看到种你在以前作品里从来没见过人,他就是王东楼,为什读者这爱看《银鉴月》?假如排除掉纯粹生理刺激吸引,那就是王东楼身上体现当代性,你在生活中见过很多次这样人,让你困惑,让你难受,让你羡慕,可是你回到书里,去历史典籍,去布满程式和套路通俗小说和戏曲里,却找不到这样人,在文化积累下来经验里,你找不到答案,你会忘记这个人吗?不会,你会更加困惑,更加难受,并且更加羡慕,直到有天,他出现,出现在《银鉴月》里,让你豁然开朗。”
“啊,原来让那难受、嫉妒和困惑人,他在家里、在外面、在官府、在商行,他是这样做事,这样说话,原来他是这样成功,他是这样失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