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可以凑热闹还有酒席吃,王婶热情不能再热情,个劲催促道:“去吧去吧,别让‘寿生佬’(寿星)等,车停这没事,们帮你盯着。”
“行行行,谢谢啊,都早点过去啊!”
跟相亲们道别,同表弟说说笑笑起步行来到外公家,其实就是大舅家,三位舅妈几位姨妈全在忙活,外婆坐在帐篷里正跟孙媳妇说话,韩博急忙上前问好。
最有出息外孙回来,外婆格外高兴,带着韩博来到堆满各种营养品东房,喊道:“老头子,老头子,小博回来!”
“婆爷
说是聊,其实是听。
乡亲们正聊得热火,耳背老人又抬起头,脸遗憾地说:“你爸现在是大老板,不干木匠活。如果不是大老板,还要请他打点东西,他老师傅,手艺好。”
“您老想打什?”
韩博刚问出口,众人又是阵哄笑。
正莫名其妙,什都知道那个妇女忍不住解释道:“到这个岁数还能打什东西,打棺材呗!”
那时候也穷,拖两年才跟你爸结清。”
老人家耳背,记忆力倒是不错,时隔这多年居然记得韩家赚过他多少钱!
众人顿时哄笑起来,韩博也忍不住笑。
“是吗大爷,记得这清楚?”
“没你婆爷爷能干,他直到去年还种田,还养六个羊,这辈子就办过三件事,盖房子,给儿子娶媳妇,打发姑娘出嫁,花多少钱记得清二楚。”
年纪大就会胡思乱想,本地又有这个风俗,可以说对老人而言这真是件大事。
韩博只能做自己主,不能替韩总乱做主,对此爱莫能助,只能笑道:“您老想多,打棺材早着呢,您老能过百二!”
跟他们聊能聊到天黑。
小军有些不耐烦,掏出软中华又散圈,热情洋溢地说:“四爷,三奶奶,王婶,家里人都等着哥呢,们先回去,你们也早点过去。”
今晚虽然是“暖寿”,但今晚样请队里左邻右舍,王婶刚去打探过,三个厨师在忙,大帐篷已经在老大家院子里支起来,小辈们帮着摆桌椅板凳,留意数数,今晚估计有二十桌。
“韩局长,你婆爷爷婆奶奶是能干,八九十岁人,还天天割羊草。儿子女婿个比个有出息,个比个孝顺,个个给钱他花,个个给他买东西,队里数他最有福也最有钱,可他们还是要干。”
小军生怕别人以为他家不孝顺,冷不丁来句:“他们闲不住,们怎说他们也不听。”
“农民佬就是干活儿命,享不那个福,儿子儿媳妇也孝顺,天天打电话让去思岗,不习惯,住不惯,还不如回来种地。”
……
难得回来次,当然要陪他们好好聊聊,不会被人家骂。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