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旦默然良久,终于挥手道:“知道,你去吧。”
梅孝朗躬身告退,第二天李旦于宫中上表,要注意,他身份是皇帝,写这个东西却是“上表”而不是“下旨”,因为内容很特殊——祈请武后赐姓为武,愿儿从母性。
武后不是喜欢改别人姓吗?那就连儿子姓起改吧。民间也有儿从母姓事例,勉强说过去。武后下懿旨恩准,紧接着李旦发道圣旨,言自古帝王改姓则江山改号,请天后登基,改国号为周。
虽然也是退位,李旦这种做法却要巧妙多,不是简单愿意退位就行,还要想自己下场,这
兴,下令颁行天下,长安与洛阳皆建寺珍藏。
接着侍御史傅游艺又邀集关中百姓近千人,搞出份联名上书,呼吁武后登基为帝,改国号为周。武后驳回上书,却升傅游艺官。
这样来朝野内外就热闹,百官宗亲、四方属国、各大士族,还有僧人、道士,总计六万余人再次上书,“强烈要求”武后从傅游艺所请,竟呈逼宫之势,武后既不恼怒也不恩准。
武后崇佛天下皆知,僧人上书也就罢,道士们凑什热闹?这叫识时务见风使舵。和尚道士未必就是守望、钟离这种修行高人,混个身份享受供奉待遇俗人有是,远比真正修士多得多。唐代有冯小宝这等*僧,现代也有梅正乾这种只会骗钱花江湖道人。
其实大家看得都很清楚,朝野内外虽热闹,独缺个人上表,那就是当今皇帝李旦。自古虽有退位与禅让之说,但都是父让位于子、君禅位于臣,可是儿子将皇位让给母亲,千古以来闻所未闻,既不是退位也不是禅让,除非是造反,否则无先例礼法可参照。
转过年来,皇上李旦过二十九岁生辰,于离宫设宴,群臣按礼到贺,这才有机会见到幽居皇帝。席间就有人直言不讳,提醒皇上也去劝武后从傅游艺所请,以顺应天意民情云云。
李旦满面愁容,退席之后寻个机会找来南鲁公梅孝朗,私下问道:“南鲁公为三朝宰辅,忠心耿耿有大功于唐,必不会害,请问如今之计,当如何自取?”
梅孝朗拜倒于地,小心翼翼答道:“帝王家事,臣不敢言,只说臣之家事,当年高祖起事立唐,各路烟尘酋首投奔长安异姓封王者不少,而如今继位子侄何在?臣之父南鲁王,临终自请削子嗣王爵,臣幸有寸功得沐隆恩,仍为三朝首辅。窃以为,陛下应思春秋长远之计。”
李旦叹息声,亲手将梅孝朗扶起来道:“梅公意思明白,但怎做才能春秋长远?且此事千古未闻,无礼法可循,公有何可教?”
梅孝朗:“自古改朝,天子易姓,言尽于此,陛下莫要再逼问于臣。”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