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们还太年轻。
——不,说是教授。
郭教授是对话中没有“台阶”人。往好说是直截当,往坏说就是任性。像他这样性格,感觉要是在不需要看别人眼色环境中长大,要相反,以前因此失去过,所以报复性地喋喋不休。不过他不仅仅是话多,高谈阔论起来真达到“选手”级别。郭教授说自己和理工科教授关系很好,说他们那个圈子人相对单纯,他很喜欢。读书和们差不多,但是很少抱怨,让人感觉很舒服。想这或许是错觉吧,但是没有搭话。话题自然转入文化圈。郭教授说起也知道几个人八卦和印象派批评,中间提到某学者名字时候,情绪立刻变得激动起来。“知道那个家伙干勾当”,然后向解释那个人有多拙劣,多趋炎附势,还嘱咐以后要小心那些“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人。
——装出公平样子,故作优雅地批判,其实……
郭教授悲壮地自言自语道:
车。有天还去过郭教授研究室,看到门关着,就回来。
——还是能认真听别人说话年龄。
——嗯?
——说那些孩子,也许是出于对老师尊重故意装出来,哪怕是装,他们也和装得不样。教授们在酒桌上喋喋不休时候,懒洋洋地听。嗯,这句话无聊,嗯,这个话题可以听听。是有选择地听。孩子们不是这样,同样是无聊话题,他们更加努力地不耐烦,更加努力地反抗。
觉得只是听着不说话似乎也不礼貌,于是应和句。
——其实羡慕得令人发指。
郭教授熟练地开车。不知道是因为车好,还是因为驾驶技术高。确是闭眼也能到达首尔实力。他问平时怎来学校。
——以前有辆车,讲课中断时候卖掉。
郭教授并不惊讶地问:“那当时你是怎生活?”说:“就是那过呗。”心里对郭教授“并不惊讶语气”充满感激。无论什话题都不要求对方付出真心和代价,他态度平淡而老练。视线投向窗外农田。初春时节,
——是啊。
——对吧?这就是年轻人。成人有什不样?成人就是和自己不喜欢人也能友好相处,不是吗,李老师?
这种时候该说什呢?说是吧,感觉像个伪君子;说不是呢,又显得装腔作势……正矛盾时候,郭教授继续说下去:
——这不是好恶,而是义务。只要想到完成自己任务,发挥自己作用就行,可是有家伙只用把尺子衡量人,对于这种人们没有答案,太累。
不知道他这话究竟是什用意,不过猜测应该是接续前面内容,于是附和着说道: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