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虖!禹汤罪已,其兴也勃
汝不受,则不孝矣。”
太子曰:“臣若受之,是不孝矣。”
上皇又书令召皇后,皇后至,谕太子曰:“官家老矣,吾夫妇欲以身讬汝也。”太子犹力辞,上皇乃命内侍扶拥就福宁殿即位,太子固不肯行,内侍扶拥甚力,太子与力争,几至气绝。既苏,又前拥至福宁殿西庑下,宰执迎贺,遂拥至福宁殿,太子犹未肯即位。时召百官班垂拱殿,已集,日薄晚,时众议不候。上即位。[23]
其他史料对赵桓拒绝继位原因也提出令人信服观点:钦宗(这时可以这样称呼他)并非按照礼仪要求三次拒绝登基,以示谦恭,而是真害怕在危机中接受这个重任。[24]
前文提到,徽宗在十二月二十五日宣布内禅诏书是由吴敏起草,但显然徽宗又亲自(用左手?)将诏书抄写遍。诏书中虽然没有用徽宗提出具体措辞,但总体精神是致。诏书曰:
朕以不德,获奉宗庙,赖天地之灵,方内乂安二十有六年矣。恭惟累圣付讬之重,夙夜祇惧,靡遑康宁,乃忧勤感疾,虑壅万几,断自朕心,讬以大计。皇太子聪明之质,日就月将,孝友温文,闻于天下。主鬯十载,练达圣经,宜从春宫,付以社稷。天人之望,非朕敢私,皇太子桓可即皇帝位。凡军国庶务,听裁决,予当以道君号退居旧宫,予体道为心,释此重负,大器有讬,实所欣然。尚赖文武忠良,同德协心,同底予治。[25]
徽宗决心内禅事出突然,也许还没有来得及仔细考虑这对他和周围人可能产生后果。徽宗选择道君称号,并移往座改为道观宫殿里居住,他想传达讯息是:他将进入生命新阶段,道教信仰从此成为他重要身份特征,并占据他更多时间。[26]或许他想当然地认为,旦别人接管这场危机,他就可以在优雅宫观庭院中过上平静舒适生活,同时还有大量书籍、道士等陪侍,开始过非常惬意生活。
在这种压力巨大环境下,徽宗转向道教信仰寻求慰藉。根据岳珂记载,徽宗在即将内禅前夜,前往皇宫中道宫玉虚殿,那里是他经常祭拜道教神灵地方。“百拜密请,祈以身寿社稷。夜漏五彻,焚词其间,嫔嫱巨珰,但闻谒祷声,而莫知其所以然。”大约三个月后,徽宗给李纲看他当时写祷词。内容为:
以宗庙社稷生民赤子为念,已传大宝于今嗣圣。庶几上应天心,下镇兵革,所冀迩归远顺,宇宙得宁,而基业有无疆之休,中外享升平之乐。
如是贼兵偃戢,普率康宁之后,臣即寸心守道,乐处闲寂,愿天昭鉴,臣弗敢妄。将来事定,复有改革,窥伺旧职,获罪当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