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国寺举办庆典。相国寺位于宫廷南门外,方便文武百官在仪式过后接着出席宫中宴会,因此,宋代皇帝也保留
这种做法。[61]
但徽宗与前朝不同之处在于,他把这
仪式有系统地扩大到全国,并将道观完全纳入其中。1103年,他下诏令各州都要修建寺、观各
,并命名为崇宁(当时
年号),负责举行皇帝
诞辰庆典。这使相当多
寺观被赐予名号(和匾额),同时也给予它们相应
认可和特权。[62]随后几年,针对崇宁寺、崇宁观又颁布
系列法令,赐予度牒,免收税赋,划拨十顷土地,并保护其免受官府侵扰。1111年,这些寺观
名称根据徽宗
诞辰,相应地改为天宁。[63]
崇宁观和天宁观不仅要在徽宗诞辰日举办仪式,还要在他
本命日(壬戌)举行法事。早先
宋代皇帝只是在京师
道观庆祝自己
本命日,但徽宗将这
仪式扩大到全国各地
道观。1104年,他下令各地崇宁观要特辟
间大殿,命名为天保殿,专门举办他
本命日仪式。在
位*员乞请之下,徽宗亲自为天保殿书写
匾额,复制后分发到全国各地
道观。[64]
根据宋代地方志记载,各地z.府显然都在奉命而行,指定崇宁/天宁观。[65]有些被选中
寺观规模非常宏伟。1107年,根据皇帝旨意,当时在尚书省任职
何执中撰文赞颂东南地区
座建有369间殿堂
天宁观。徽宗御赐这座道观
部道经、十顷土地、每年两道度牒,以及亲笔书写
两块匾额和
些礼品。[66]
1116年,大臣们提议在徽宗诞辰这天开放天宁观。他们建议在皇帝诞辰和本命日,京师和各地
寺观都应开放三日,让士大夫和百姓前去上香,祈祷圣上万寿无疆。1118年,
名礼部*员建议,针对州郡在徽宗本命日举行
道场仪轨颁发规范。其中具体规定
在皇帝本命日
七天前,知州应率领僚属前往天宁观祭拜上香,然后在接下来
几天轮流前往道观烧香。在本命日当天,知州率僚属念诵祈祷,三次祭拜,然后全体叩首两次。[67]
这些并不是徽宗当政时制定第
份规范。1108年,徽宗令人收集金箓灵宝道场科仪
资料,旨在编修
部整理好
科仪,颁发给各州郡
道观。司马虚(MichelStrickmann)认为,金箓灵宝道场科仪是为
“保护皇家道观
财富”,通过分发这些新编修
科仪,朝廷希望能够确保“全国每个角落都会响起有利于宋朝
巨大祈祷声”。[68]
在下发新版金箓灵宝道场科仪之前,先要解决文本问题。经过两年
编修,1110年,徽宗将稿本委托给宰相张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