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人生理想,不仅与金钱有关,还激起
女性对生命
无限热爱。
19世纪单身医生伊丽莎白·布莱克维尔曾写道,“工作是多
美妙——它是有灵魂
!
想象不出还有其他
东西,能像工作这样提供给女性所需之物。在所有
人际关系中,女性都得做出让步,牺牲
些自己
东西……然而,真正
工作意味着彻底
自由,是自
完全满足”[10]。
科妮莉亚·汉考克(CorneliaHancock)用亲身经历回应这种“满足”。她成长于新泽西州
个贵格会教徒
家庭,从小她便被教育说,她生来就是要嫁为人妇。1863年,也就是她23岁
时候,她去葛底斯堡当
名志愿者护工,那里因为战争而血流成河,尸身糜烂,她晚上就睡在露天
简易床上。“
感觉
以前
人生像是虚幻
,”她在家书中写道,“
觉得
重生
……
像
名军人
样昂首阔步地走路,感觉到生命充满
力量,这是
在家从未体验过
……
也无法解释为什
会这样,但
就是觉得自己生气勃勃。”汉考克后来在南卡罗来纳州为那些解放
奴隶们开
间学校,同时她还创立
费城儿童救援会。她终身未婚。[11]
第二次女权主义浪潮兴起后几十年间,大量中产阶级女性深受鼓舞,她们勇敢离家赚取薪酬、寻求自
价值
实现,蜂拥至学校和其他工作场所。2010年,女性已经成
全国就业市场
主力军,其中51%
管理层职位由女性担任。美国范围内,大约有三分之
医生和45%
律师为女性。[12]如今,高中毕业
女性已经比高中毕业
男性更为常见
,获取医学和法律学位
女性人数与男性大体持平,取得硕士学位
女性人数已经超过
男性。拥有学士和硕士两种学位
、拥有法律和医学专业学位
,以及被授予博士学位
女性占比达到
有史以来
最高点。[13]
但是女性对学业这种巨大热情,并不只是发生在千禧年
偶然现象。创建于1892年
芝加哥大学,到1902年时,女学生
数量就已经超过
男学生,获取优秀毕业生称号
女学生更是远远多于男学生。由于担心被当作是女子学校,芝加哥大学曾实行过
段时间
性别隔离政策。[14]同样
压力也落到
斯坦福大学
头上,斯坦福大学成立于19世纪90年代,然而女性申请者
数量实在太多,导致学校
捐赠者简·斯坦福(JaneStanford)划定女学生数量
上限为五百人,以免让学校被人认为是“女子学院”。到
1900年,加利福尼亚州、伊利诺伊州、艾奥瓦州、堪萨斯州、密歇根州、明尼苏达州、密苏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