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灵王卒,周景王继位。
楚康
楚康王伐郑,进行破坏性惩戒。
鲁襄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46年——孔子6岁
宋国卿向戌主持“弭兵”,即倡议晋、楚两国达成和平协议。
晋国执政赵武、楚国令尹屈建及鲁、蔡、卫、陈、郑、许、曹国卿大夫,在宋国举行盟会。晋楚达成共识:两国各自同盟附庸国应当“交相见”,就是对晋、楚都要履行朝见和纳贡义务。秦国和齐国较强大,不在此规定之内。
这次盟会上,列国卿大夫举行很多场会谈、会见,都“赋诗”表达意见,与会者竞相展示优美文辞、典雅举止。这是春秋卿大夫贵族文化风尚达到顶峰时期。
晋国联军赶来救郑。晋楚发生小规模冲突,双方撤军。
鲁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48年——孔子4岁
齐庄公与贵族崔杼妻子私通,被崔杼杀死。崔杼拥立齐景公,崔氏、庆氏掌权。
晋平公召集诸侯伐齐,适逢齐国君位更替,齐景公派人向晋君示好,给晋军上下丰厚馈赠。晋与诸侯认可齐国此次君位更替。
晋国范宣子卒,赵文子(赵武)继任执政,大大降低同盟诸侯给晋国贡赋标准,获得好评。
持栾盈,但被范氏挟持,未能参与。栾盈作战失利。
齐庄公率军队伐晋,经过卫国侵入晋国,占领朝歌。获悉栾盈已经失利后,齐军撤退。晋国彻底消灭栾盈势力。
鲁国派兵援助晋国,但未敢介入战事。
孟庄子(孟孙速)卒。孟孝伯(孟孙羯)继位。
孟氏族长变更引起鲁国高层纠纷,季武子因此驱逐臧孙氏族长臧孙纥,改立臧为担任族长。臧孙纥出奔邾国。
卫献公借助其他卿大夫灭掉专权宁氏。
齐国崔氏家族内乱,被灭,庆氏掌权。
鲁襄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45年——孔子7岁
庆氏家族在齐国专权,引起其他家族不满,被攻灭,庆氏逃亡国外。
楚国令尹屈建卒,赵武在晋国为之举行吊唁仪式,因为两国已经有盟誓关系。
郑国讨伐附庸于楚陈国,获胜后向晋国献捷,子产担任使臣。
晋国表示不满,于是郑简公赴晋国致敬。
陈与郑达成和解。
鲁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孔子5岁
卫国权臣宁氏杀死卫殇公,迎立流亡在外卫献公。在齐、郑两国斡旋下,晋国认可卫国此次君位更替。
鲁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49年——孔子3岁
孔子父叔梁纥可能在这年去世。
晋平公召集同盟诸侯国君,准备联合进攻齐国,因晋国发生洪水而拖延。
齐庄公担心晋国报复,与楚国通使。
楚康王为分担晋国对齐国威胁,带领蔡、陈、许三国国君联兵伐郑。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