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改为从事管理,直到2015年,才离开管理岗位。1975年到1983年,是在敦煌搞管理工作
第
个阶段。
初到管理岗位,不懂什
是管理,也没有什
想法,以为就是继续做常书鸿先生以前做过
保护管理工作。1966年之前,常先生在莫高窟主持
二十多年敦煌文物研究所
工作,他带领前辈们殚精竭虑、含辛茹苦、不懈努力,使莫高窟从20世纪40年代
满目疮痍到60年代
重现光彩。他们当时在极其艰苦
条件下,怀着对敦煌艺术
敬仰和敬畏之心,以高度
使命感和责任心,为保护和研究莫高窟,长期坚守大漠。他们甘愿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
可贵精神深深地影响
。那时
只能做到以前辈为榜样,尽自己之力将工作开展起来。
管理工作
第二个阶段,是从1984年到1997年。这时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1984年甘肃省委、省z.府做出
扩建敦煌文物研究所为敦煌研究院
重要决定,为敦煌研究院
未来持续发展创造
良好
条件。敦煌研究院在著名
敦煌学者段文杰先生领导下,迈入
国际合作、科学保护、研究创新、弘扬传播
新阶段。
这个阶段开展主要工作在保护和管理两个方面。保护方面,与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合作,开始在莫高窟建立
全自动气象站,对莫高窟开放洞窟微环境及其赋存
自然和人文环境进行监测;对壁画材质和病害
调查研究;对威胁莫高窟保护
自然和人为因素
调查研究;对威胁莫高窟保存
风沙实施监测、研究和治理;拆除
莫高窟窟区近现代添加
构筑物,迁移
窟区前所有
工作和生活用房,完整地保护
窟区
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保护研究配备仪器设备;设置安全防范技术设备;为永久保存莫高窟壁画,试验制作数字化壁画档案;安装洞窟窟门和玻璃屏风设施。管理方面,开始引进、培养专业人才和培训
支专职
讲解员队伍;制定
使用和旅游开放洞窟
管理制度;扩大
编制,增加
部门,汇聚
人才,改善
员工
工作和生活条件。
越是解敦煌,就越知道敦煌是独
无二
,是世界级
文化艺术宝库,敦煌研究院责任重大。
经常想,做不好敦煌石窟
保护就是罪人。偶尔放松警惕在所难免,时间
长就会麻痹,麻痹以后就要出事。所以
有个特点是爱“找碴儿”,爱发现问题,常常在想有什
因素会对石窟安全构成威胁,甚至想到如果“坏人”来会干什
事。
莫高窟曾经出过件大事,那就是1989年1月14日第465窟壁画被盗,当年被列为“公安部十大案件”之
。
学术界对第465窟年代判定有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