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某些地区脱颖而出,正如威廉·拉斯伯恩六世在1849年所认识到
那样,他预测纽约将会“越来越成为美国贸易
中心(当然是在欧洲市场
引导下)……帆船从英国出发10天内即可抵达,从新奥尔良、圣路易斯、辛辛那提、查尔斯顿等城市信息[通过新发明
电报]
个小时内即可抵达,它比其他任何地点都拥有更多
重要信息”。59对于拉斯伯恩家族和其他人来说,更重要
并非靠近棉花种植区或棉花生产区,而是获取信息。而纽约这个城市既不是棉花生长腹地,也没有纺纱厂,但恰恰提供
这样
条件——尽管在作为信息、信贷和贸易中心
作用上,它还是无法与利物浦竞争。
由于知识变得非常必要,商人发明或采用越来越正式
信息收集和传播方式。他们创造
专门用于这
任务
出版物:1826年8月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出版
《英国定期船班及阿根廷新闻》(TheBritishPacketandArgentineNews)报道
拉丁美洲和全球市场行情,包括棉纱和布料行情。温特图尔出版
杂志《兰伯特周报》(Landbote)在1840年之后开始定期发布关于勒阿弗尔棉花市场
消息。《不来梅商报》则定期报告棉花收成、棉花市场和本市价格变动情况。60
更快船舶意味着更快
信息移动。《亚洲杂志》早在1843年就宣布:“英国
期刊和报纸几乎刚刚从印刷机上下来就到达
孟买。”孟买毕竟“现在离
们很近——距离伦敦桥只有35天
航程”。到19世纪40年代,当电报开始将棉花种植、交易和消费中心(虽然还没有跨越大洋和大陆)连接起来时,商人可以更直接地获得关键信息。61
最终,将这些获取信息渠道正式化
愿望成为商人集体组织起来
主要原因之
。利物浦经纪人首先独立汇集
有关棉花交易状况
信息,并通过私人通告将这些信息分发给客户。1811年,经纪人同意开始合作收集信息,但继续在私下分发给客户。1832年,人们开始努力创建棉花集体价格通告,1841年利物浦棉花经纪人协会(LiverpoolCottonBrokers’Association)诞生,其90名成员主要致力于收集和传播市场信息,尤其是关于市场上棉花“可见供应”
信息。在棉花种植、交易或制成纱线和布料
地方,这些信息收集机构纷纷出现。商会常常走在前列:1794年曼彻斯特商人成立
“商人协会”(SocietyofMerchants),勒阿弗尔商人在1802年成立
个商会,到1825年,在英国已经有12个这样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