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和本地资本,“库房”这机制延续将近两个世纪。晚至18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仍然从孟买两个商人佩斯东吉·杰姆沙特吉(PestonjeeJemsatjee)和索拉布杰·杰万吉(SorabjeJevangee)那里购买价值超过100万卢比棉布成品。而苏拉特巴尼亚人达达波·蒙纳克吉(DadaboMonackjee)与孟买城市北部织工订立协议,为英国人供货。实际上,起初,葡萄牙、英国、荷兰和法国贸易商仅仅是这个古老而活跃市场最新到达者,和成百上千来自整个南亚和阿拉伯半岛贸易商起竞争。在达卡,直到18世纪,欧洲贸易商棉布交易量也只占所有棉布贸易三分之。而且欧洲在印度贸易能力仍然仰仗南亚银行家和商人,依赖后者为棉花种植和加工提供资金。9
但是,欧洲武装商人介入亚洲贸易,逐渐将那些古老传统贸易网络边缘化,用武力将那些曾经占主导地位印度和阿拉伯商人从许多跨大陆贸易市场中排挤出去。1670年,位英国观察家仍然记录到中东商人“转运纯色棉布是英国和荷兰人五倍”,但是,随着更大、更快和更可靠船只运用,特别是更具破坏力火药武器使用,“印度-黎凡特作为世界交易主要通道古老模式发生彻底结构性转变”,位历史学家总结道:“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是最大失败者。”与东非进行贸易古吉拉特商人也开始面临欧洲人竞争。随着欧洲商人在印度变得越来越常见,他们也在东非市场站稳脚跟。因此,欧洲人在印度洋两岸主导地位逐渐形成。随着18世纪苏拉特衰落和英国人统治下孟买崛起,印度西部商人更加依赖英国人力量。10
欧洲商人以及他们支持印度土邦影响日增,这最终反过来又对欧洲本身产生重大影响。随着更多印度棉布达到欧洲,新市场和时尚应运而生。精美轧光印花布和细平布吸引欧洲正在崛起社会阶层,他们有足够钱,并希望通过穿着这些棉纺织品彰显自己社会地位。随着印度棉纺织品在18世纪更为流行,替代这些进口产品愿望成推动英国棉花生产强有力激励因素,最终引起棉织产业g,m性变化。11
此外,欧洲商人对亚洲贸易支配与在美洲扩张同步进行。西班牙、葡萄牙、法国、英国、荷兰等列强在美洲强占大量土地,同时,他们还劫掠这片大陆上可搬走财富:黄金和白银。事实上,他们最初就是靠着这些偷来贵金属在印度购买棉纺织品。
然而,美洲欧洲殖民者没有掠夺到足够金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