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去参加派对。
为展现性感,女人们身上布料都不多,当时比利时设计师正流行,包括德赖斯·范诺顿和安·迪穆拉米斯特(10)。那时候,维维安·韦斯特伍德牌衣服也算是很性感。还有约翰·里奇蒙德(11)也特别流行。讲到男士服装,就得提到海尔姆特·朗(12)。普拉达(13)在那个时候也进来。还有杜嘉班纳(14)——现在叫D&G——那时算特别标新立异。也不能少约瑟夫(15)。斯隆街上所有商铺都很兴旺。哈维·尼克斯(16)店专门设计成个圆形剧场样子,吸引很多人流。
那段时间,人们疯狂追逐设计师品牌,因为大家手上钱太多。所有人都想穿最顶尖服装,想要去最好夜店,享受最耀眼唱片骑师为你打碟体验。有名唱片骑师都在那时出没于夜店,比如保罗·欧肯弗德和丹尼·兰普林(17)这样音乐家(那时和丹尼混得很熟)。文化俱乐部(18)解散以后,乔治男孩也开始做唱片骑师,认识他。那时候流行浩室音乐。后来流行仓库派对,稍晚于酸性浩室舞曲,大概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早期吧。现在流行则是车库摇滚(19)。在那个时候,仓库夜场和通宵派对都非常不错。在伦敦,大型派对总是上演。
金融新贵也开始出现。某种程度上,认为所有眼前兴旺景象实际上都是由期货市场和东区新贵兴起驱动而来。当然,也还是有很多真正伦敦人在。觉得,肖尔迪奇地区兴旺起来,就是伦敦时尚和艺术转折点。千禧年后,搞艺术那班人搬到肖尔迪奇,也带来最流行时尚,而许多原本在红砖巷印度外卖店之类则离开这个地区。现在去红砖巷最高处,你看到都是搞时尚;低处还是有印度和孟加拉国餐馆,可是再过十年,可能剩下印度人也会被挤跑。
很喜欢肖尔迪奇潮流刚开始时候样子,因为它真正地模仿20世纪70年代后期、80年代早期都市衰败那种调调。在那个年代,目睹肖尔迪奇复兴以及时尚人潮涌入,可是这样景象现在已经不存在。这些地方现在完全是种“丧”氛围,社群文化散发出种“们起放弃吧”感觉。可能对年轻人来说也还行吧,但是现在伦敦真正时尚地方已经变成金士兰路、斯托克纽因顿等。多尔斯顿区另外边也有新兴文化——要知道那里曾经被称为“谋杀大道”(20)。新文化也走进像斯特拉特福德这样地方,以后甚至还会走到更落后、更远些地区,比如雷顿斯通。
时尚人群被推离市中心,到伦敦更落后地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