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教育方法就像教游泳,有教练在学员第
次下水前把各种要领和注意事项强调再三,结果学员
下水就手忙脚乱,什
要领都忘得
干二净,讲跟没讲
个样。另
类游泳教练则什
都不说,先把学员赶下游泳池,让学员自己扑腾
会儿,然后再把学员拉上岸,告诉正确泳姿该怎
做。第二种教学方法
优势在于,学员接触过水
,已经知道身体在水里
感觉,这时再听教练讲解水中要领,更容易理解,掌握技巧效率更高。
第三个特点是说出观点。美国大学课堂上,面对给出
案例,教授会要求学生必须做出选择、亮出观点,即“如果是你你会怎
做”和“你为什
选择这
做”。
在课堂上,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但绝对不能和稀泥,不允许随便说“赞同双方
观点”、“两种观点都挺有道理”之类不偏不倚骑墙摇摆
话。因为这类回答不仅会让教授觉得这个学生课前没有充分预习,同时还不符合美国赖以立国
冒险精神。
所谓折中,所谓中庸,在些美国精英眼里不过是弱者为求保身,丧失进取心无原则妥协
遮羞布。教授们不会在这类人身上浪费精力和资
美国东部时间9月20日上午9时,迈克尔·桑德尔教授公共课《公正:该如何做是好》第二堂准时开课。
这堂课主题是“功利主义”。
简短开场白后,桑德尔教授先是在课堂上播放3个视频剪辑《辛普森》,真人秀《勇敢者
游戏》,以及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播完视频,桑德尔又补充
两个企业案例,案例陈述完毕,他走到讲台中央,要求学生展开辩论——快乐是否可以量化?等级更高
快乐是否更值得拥有,更有价值?当群体性愉悦与社会公正出现背离,当多数人
利益可能是卑鄙或不人道
时候,是否坚持绝大多数人
利益,这样是否公平?
桑德尔说完,现场辩论随即展开。
教室里,各种刁钻观点和切入角度个个冒出来,让旁听
边学道越听越觉得收获匪浅。
有收获是应该。
因为美国大学有三个特点:
第个特点是案例教学。美国教授习惯将知识融进经典案例和故事,不要求记太多笔记,也不强调非此即彼,讲课内容非常开放灵活。
这种教育手法优点是学生也许会忘记公式和知识要点,但不会忘记推导公式和推理知识要点
思维路径。
第二个特点是课前预习。哈佛也好,其他大学也好,绝大多数作业都是学生在课前完成,即在上课前认真读完教授点名
教科书、参考书和各类参考资料,预先对教授所要讲
内容有
个大致轮廓,其中不少学生还会组成小组,提前模拟课堂讨论,训练自己
思维和口才。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