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CarlFriedrichZelter,1758—1832),德国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歌德好友,他音乐作品格调恬静淡雅,深受歌德赞赏。
所以,事情就像策尔特尔说那样:“是这支刺伤他矛本身治愈他。”人们大概可以这样说:歌德正是通过这首诗拯救自己。他终于战胜痛苦,抛弃那最后线无望希冀。和心爱“小女儿”过夫妻生活梦想从此结束。他知道自己再也不会去玛丽恩巴德,再也不会去卡尔斯巴德,永远不会再去那个逍遥者们轻松愉快游乐世界。从此以后,他生命只属于工作。这位经受折磨人对命运新起点完全“断念”,而在自己生活领域中出现另个伟大词:完成。他认真地回顾自己60年来作品,觉得它们破碎、零散,由于现在已不可能进行新创作,于是决定至少要进行番整理工作。他签订出版《全集》合同,获得版权专利。他把刚刚荒废在19岁少女身上爱感情再次奉献给他青年时代最老伴侣——《威廉·迈斯特》和《浮士德》。他精力充沛地进行写作,从变黄稿纸上重温上个世纪订下计划。他在80岁以前完成《威廉·迈斯特漫游年代》,81岁时又以坚忍不拔毅力继续他毕生“主要事业”——《浮士德》创作。在产生《悲歌》那些命运带来不幸日子过去七年以后,《浮士德》完成。他怀着对《悲歌》同样敬重虔诚,把《浮士德》盖印封存起来,对世界秘而不宣。
在这样两种感情范畴——最后“欲念”和最后“戒欲”之间,在起点和完成之间,9月5日告别卡尔斯巴德、告别爱情那天——那令人难忘内心转变时刻:经过悲痛欲绝哀诉而进入永远宁静境界——是分水岭。们可以把那天称为纪念日,因为从此以后在德国诗歌中,再也没有把情欲冲动时刻描写得如此出色,如同歌德那样把最亢奋感情倾注进这样强有力长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