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保障部队后勤供应。他起初实施第对案。敌人开始不摸头脑,但很快就会识破他意图。由于敌人阻力太大,他可能不成功——把这叫做人能力薄弱造成偶然性。于是他放弃第方案,试行第二、第三或第四方案。可是,他也可能佯装试行第方案——这就是所说人高明——以便牵制敌人兵力,而在敌人以为不可能挨打地方对他突然袭击。乌尔姆战役就是这样,奥地利将军马克在西边等候敌人,不料敌人却从他以为太平无事北边把他重重包围。举这个例子也许不很恰当。乌尔姆战役是包围战中较好战例,将来还可能发生类似战役,因为它不仅是将军们效法典范,而且可以说是种必要方式(尤其是种“必要”方式,这样就可以有所选择,也可以多样化),种结晶形式。然而这切都无关紧要,因为这些条条框框毕竟是人为。还是回到们哲学书上来吧,它就好比是理论原则,或者说科学规律,现实与它基本相符,但是,你回想下伟大数学家普恩加来①,他就不说数学百分之百精确。至于前面给你讲军事条令,它们毕竟不那重要,况且经常会有变化。就拿们这些骑兵来说,们正在搞八九五年军事演习,可以说它过时,因为它建立在陈旧过时理论基础之上,认为骑兵战斗作用仅在于向敌人发起冲锋,给敌人造成精神上恐惧。但是们团里最聪明教官,骑兵部队精华,尤其是给你讲过那个少校,他们看法恰恰相反,认为胜负取决于场真正混战,敌双方刀剑相对,谁坚持到底谁就胜利,不仅指精神上胜利,指造成对方心理恐惧,而且指物质上胜利。”
“圣卢言之有理,说不定下次军事演习就可以看到这种发展迹象,”邻座说——
①普恩加来(1854-1912),法国数学家。
“你能赞同观点,感到很高兴,因为你意见似乎比更能引起朋友兴趣,”圣卢笑着说。或许因为他同事和之间开始产生好感使他有点不快,也可能因为他正式看到这种好感,认为有必要予以确认。“刚才也许贬低条令作用。条令不断在变化,这是肯定。但目前它们仍然左右着军事局面、作战计划和部队集结方案。倘若它们反映种错误战略观念,就可能成为失败基本原因,这切对你似乎太专门。”他对说。“你好好想想,最能加速战争艺术发展,说到底还是战争本身。在次战役中,如果历时较久,们将看到交战方会借鉴另方成败来改进自己方法,而敌方也会得到提高。但这已经成为历史。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