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到IEEE那边寄来
书面撤稿通知之后,陆舟心中也是不禁
阵感慨。
天地良心,他是那种会在实验数据上开玩笑人吗?
这个国际集成电路设计与工艺会议在行业内影响力有多少他不太清楚,让他感慨
也不是因为那个令人哭笑不得
理由,而是这些年来他是越来越感觉到,学术
纯粹与公正越来越像是
张擦屁股
纸
。
当年美苏在搞军备竞赛时候,都不至于变成这个样子吧……
“听说你被撤稿?”
对于名学者而言,拒稿并不算什
罕见
事情。
不管名气大小或者以往做出来成就,期刊没有选对,或者成果达不到登刊
标准,都有可能导致稿件在审稿
某
个环节被打回来。
不过,已经登刊论文被撤稿,就不是每
个人都有机会遇到
。
且不去讨论已经破罐子破摔水刊,和那些还在排队中
稿件,对于已经印刷出刊
论文,每
次撤稿对于期刊
公信力都是
次不小
打击,因为这等同于公开承认已经登刊
论文存在重大且不可修复
错误。
因此般而言,除非是发生
极其严重
学术造假或者其他有损学者名誉
事情,期刊对于已经发表
论文进行撤稿是非常谨慎
。
坐在高等研究院院长办公室沙发上,说起这事儿
时候,陈玉珊脸上带着几分促狭
笑意。
看到她这幅幸灾乐祸样子,陆舟叹
口气,做
个无奈
表情说:“
被撤稿
,至于这
开心吗?”
“你在说什呢,
怎
可能幸灾乐祸
当年轰动生物学界诺奖级学术造假——小保方晴子事件,即便整个学术界都已经认定她
实验结果是P图P出来
,但最后依然是日国理化学研究所顶不住压力出面,从小保芳本人那里拿到
有关撤回STAP细胞论文
书面同意之后,才让《自然》撤回
那篇充满争议
稿件。
虽说生物学界事情和集成电路设计领域无法横向对比,但IEEE这种在报告会都已经结束
突然撤稿
骚操作,确实有些相当
不寻常。
总之,继人生中第次被拒稿之后,这
次连撤稿都安排上
,陆舟觉得自己
学术生涯大概是没什
遗憾
。
不过说起来这还是他第次在IEEE旗下期刊上投稿,这种偏向于工科电气、电子工程领域
期刊,他
专业领域还是差
有点远。虽然以前有电气工程领域
顶刊发过约稿邮件,希望他能就可控聚变技术发表
篇论文,但考虑到这技术毕竟涉及到
东西毕竟有些多,于是最终还是委婉拒绝
。
没想到自己名字第
次在IEEE
顶会上露脸就被赶
回来,而且还是以“学术欺骗”和“伪造实验数据”这种荒谬
理由。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