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为何,威斯尔语气忽然带上点羡慕,不知道是在羡慕谁地说道,“老实说,如果不是有海报交流要做,真不应该错过他讲座
他来参加这学术会议,本来就是出于对Lu-Bewley模型究竟有没有克鲁格曼教授形容那夸张而感到好奇。
“Lu-Bewley模型很重要?”
虽然这直截当地问可能有些自恋,但陆舟还是忍不住这问。
然而这位威斯尔先生似乎是会错意思,误把陆舟语气中不好意思,听成怀疑口吻,于是当即眉毛竖,提高音量摆出辩论架势。
“当然!毋庸置疑,它是这几年来最重要经济学模型!你既然是研究这个方向,应该知道Bewley模型吧!Lu-Bewley模型相当于它强化版……说起来,你真是研究这个方向吗?怎感觉你像个门外汉样。”
“……Lu-Bewley模型?”
虽然海报做挺挫,标题也写不清不楚,但唯独这几个单词倒写挺认真。
听到陆舟嘴里那声嘀咕,站海报前模样瘦瘦高高男人推下眼镜,挑挑眉毛,感兴趣地说道。
“你也是研究这个方向?”
听到这位青年向自己搭话,陆舟微微愣下,随即笑笑说道。
看着威斯尔渐渐变得怀疑眼神,陆舟毫不犹豫地说句半真半假话来。
“当然,你在怀疑吗?”
“没有没有,”威斯尔连忙摆手,“事实上就算你完全不解也没关系,这本来就是个相对前沿研究方向。不过建议是,如果你打算解Lu-Bewley模型话,推荐你去号报告厅瞧瞧。”
陆舟:“号报告厅?”
“没错,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教授,诺贝尔奖得主。哪怕你完全不解Lu-Bewley模型,你也应该听说过他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模型,他可是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理论研究领域佼佼者,同时也是位少有对数学理论同样有着深刻见解经济学专家。”
“算是吧。”
“那太巧,看来们是同行,”伸出右手,这位看上去年龄不是很大青年,咧嘴笑说道,“威斯尔,普林斯顿在读博士,研究是宏观经济学方向……具体点儿说,就是琢磨如何将数学方法建立可以用直观数字呈现经济学模型,而Lu-Bewley模型是正在研究课题!”
从早上开始,他海报就立在这里,直没有人对他海报感兴趣。
现在好不容易碰到个对他海报似乎感兴趣人,并且还是同样研究Lu-Bewley模型青年学者,他当然不愿意轻易放这人走。
不过,陆舟本来也没打算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