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无数个日月设计与实践,陆总设计师提出“地月转移轨道运输系统”,终于从图纸上走到现实。
在征集网友们意见之后,“地月转移轨道运输系统”第台航天器被命名为“鹊桥”号。
整个鹊桥号设计思路与祥瑞号相仿,都是引擎后置单项推进,利用各引擎速度差实现推进方向控制。唯不同是,电推进系统从五座推进器缩减到四座新型号推进器,机型也从原本符合流体力学长梭形,改成长方体,并且删去机翼设计。
如果说以前像是架飞机话,那现在则更像是艘舰船,在地月系统之中直来直去往返那种。
随着鹊桥号“下水”,并且由长征九号重型火箭送入近地轨道之后,月球轨道施工委员会对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再次上升个新量级。
多少年以后事情。
……
带着陆舟提供数据回到上京之后,胡洋立刻联系先前在火种计划中几个骨干研究员,成立个独立研究小组,开始对这些宝贵实验数据进行研究。
与此同时,远在数千公里之外霞光号,也成功进入从火星返回地球轨道。到这步,整个救援行动基本上已经没有悬念,网络上关于这件事情讨论也逐渐降温下来。
等到宇航员返回地球之后,央视会再做期专访节目,不过这些都是以后事情……
往后从近地轨道至月球轨道物资运输,都将由这款专门为外层空间航行设计电推进航天器完成。而装备货运舱鹊桥号,在保证运输效率前提下,对地月转移轨道单次运载力已经达到500-750吨这个恐怖数字!
目前,月球轨道施工委员会正在考虑从国际空间站租用个节点舱,用来安装“用于中转物资”货舱。
如果这项合作能够谈成话,国际空间站将成为从近地轨道至地月转移轨道物资中转站。
从今往后若是
遥远事情暂且不提,就在霞光号启程前往火星这个半月时间里,地球上也是发生不少事情。
就在NASA紧锣密鼓地推进着阿瑞斯计划与深空之门计划时候,华国这边也没有闲着。无论是星空科技,还是月球轨道施工委员会,开拓月球资源脚步都没有停下。
随着月宫号期工程完工,六名宇航员正式入驻之后,人类文明触角终于真正意义上伸向这片荒芜土壤。
高悬在轨道上空间站就如同好望角港口,为从旧世界前往新世界人们指引着航向。或许十年,也或许二十年,仰望着这片星空人们,便会在无数轮日升日落中,见证这里繁荣……
当然,这还不是最令人振奋事情。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