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评选这东西,并不是研究成果越多就越容易选上,到马上就要开始增选这个节骨眼上,不出错比什都重要。
然而在听到张教授顾虑之后,陆舟顿时来精神。
想评院士?
这就好说啊!
陆舟脸上露出笑容,看着张家福开口说道。
说白,既然人家已经够牛逼,又凭什过来给你打工?
然而,对于张教授顾虑,陆舟却只是淡淡笑笑,开口说道。
“你只管报名字,负责谈。”
看到陆舟脸上并不在意表情,张家福犹豫下,试探着报个名字出来。
“刘作冰……”
主要参与人员名单之后,立刻说道。
“有个问题。”
陆舟:“说。”
张家福:“人体冷冻技术这个方向太冷门,们这边研究员虽然有很多临床生物学、生物制药领域牛人,但低温生物学还真没有……”
听到这句话,陆舟笑笑说:“你是生命科学、生物制药领域专家,你读过这方面paper肯定比多。找几个从事过相关领域研究员挖过来不就行。”
“行,那就他。”
张家福愣下:“你
陆舟:“他是?”
“PLA总医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细胞低温医学研究室主任……”
顿顿,张家福继续说道,“和他在蓉城学术会议上见过面,聊过这方面问题,他对人体冷冻技术看法似乎比较乐观,在《AnnualReview-of-Physiology》上发表过篇关于生物细胞冷冻修复论文,这篇论文甚至能够在格朗斯特教授那篇《Nature》引文中找到,只不过……”
陆舟:“只不过?”
“只不过听说他最近在评院士,未必愿意趟这浑水,”张教授表情有些尴尬,“你想说服他帮忙恐怕不太容易。”
“哪有你说这简单,”张家福苦笑下,继续说道,“研究低温生物学这种冷门方向,能在区发论文国内就没几个,你要人倒是有,但人家来不来还是个问题。”
越是冷门方向,圈子便越小,资源便越是集中。在这样情况下,往往就是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牛逼教授拿到大把经费做实验、培养学生、发论文、注册专利、在国际区期刊上刷脸,而弱鸡教授别说是在区期刊上刷脸,指不定连免费科研劳力都招不到,招到也难得留住,指不定还得亲手动笔写论文。
人才好不容易培养出来,转行去当码农或者干销售去,把心态不好老板气自闭……这种事情在生物学实在是太常见。
因此,陆舟想要找那种人,不是找不到,但稍有能力,多半都是已经很牛逼那种。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