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任务虽然艰巨,但并非无法完成。
毕竟那套生产设备加工能力他是见过。
而且现在最关键发动机和功能设备都已经解决,其余技术也有863计划技术储备可供参考,只要解决几个关键问题,造
至于像是机械臂中用到伺服电机、神经电信号处理等等项目,金陵高等研究院这边暂时还没有从事相关领域研究人才储备,陆舟也就没有瞎凑热闹。
这些技术虽然同样重要,但并不足以引起他兴趣。
课题这多,总不能什都揽到自己身上吧?
就算其它人没意见,他也得累死。
当然,无论对这些项目多感兴趣,他现阶段精力主要还是得放在航天上。
展……”
“还是得专家说算!”
……
对于陆舟提出合作研发提议,邹院士自然是举双手欢迎。
金陵高等研究院计算材料研究所,在材料学这个领域可以说是声名远扬。其无论实验设施、器械条件水平,还是研究员职业素养,在世界范围内都能排在流。
航班在金陵市机场降落之后,陆舟甚至连家都没回趟,便马不停蹄地赶到航天飞机装配中心,找到这里负责人候光。
在见到这位瘦削总工程师兼厂长之后,陆舟正准备开口,他便抢先步开口。
“那个赌约事情已经听陈总说过。”
“……已经知道就好,那也省说明,”略微惊讶地看他眼,陆舟在心中默默感谢下学姐,停顿片刻,继续说道,“时间紧迫,知道这任务很困难,但这关系到们项目能否继续走下去。希望你们能再加把劲,争取在明年月之前完成样机。”
“明年月之前吗?”候光面露难色,但还是勉强点下头,“尽量。”
更不要说在可控聚变工程中立下赫赫战功,更是让哈工大和震旦大学这边没有拒绝理由。
而且抛开这些硬件条件不谈,能够有名诺贝尔奖大佬参与到项目中,无论是来自企业层面还是国家层面支持,都会比单独名院士担任学术带头人,都要强上不少。
带着和哈工大这边签订合作研发协议,陆舟次日便坐上返回金陵飞机。在返程途中,他便将课题相关信息发回去,并对各研究团队任务进行分配。
总来说,金陵高等研究院这边参与课题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个是“神经接口”,个是“仿生学骨骼”。
前者由计算材料研究所和年初成立信息工程研究所共同负责,在优先级上与年前开题“碳基芯片”项目并列。后者则是与哈工大合作项目,主要是计算材料研究所这边负责接触,优先级排在“锂空气电池”之后。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