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放大人体动作外骨骼不同,这种设备能够在人本身不需要动条件下,仅仅只是依靠神经电信号与数字信号转换,就能够操作远离人体之外机械设备。
如果这项技术能够发展成熟话,不仅能够在医疗器械领域大展拳脚,在很多特殊领域都能发挥意想不到作用!
邹院士摇头道:“算不上发明,神经旁路系统最早在16年4月份就出现在《自然》上,们这个项目也算是种对该系统分支研究。就所解,麻省理工那边大概是走在最前面,而且已经取得定成果。倒不如说
见到这幕,陆舟脸上感兴趣神色愈发强烈,向自己那“失去知觉”手臂看眼。
“……是阻断神经信号传递吗?”
说着同时,他用左手试着在右手手心掐把。
emmm……
痛觉还是存在。
邹院士笑着说道。
“当然可以,虽然还有些地方需要调整,但基本上还是能用……要试试吗?”
“请务必让感受下。”
用于操控这只机械手臂装置,是个约莫有保温杯长度空心金属圆环。将圆环从侧面掰开之后,陆舟像穿戴击剑用护臂样,将它戴在胳膊上。
在那个戴眼镜研究员调试下,很快陆舟感到肘关节处阵微微刺痛,不过很快就感觉不到。此刻两根细小探针已经刺入肌肉中,开始收集从胳膊传导向小臂神经信号。
这就很奇怪!
站在旁边研究员做个无奈表情,“与其说是阻断倒不如说是干扰,毕竟这玩意儿只是用来收集实验数据,算不上什成熟技术……事实上只要你神经细胞足够活跃,还是能够把手抬起来,顶多会感觉有些乏力,就好像刚刚做完50公斤无氧样。”
“大概做不五十公斤无氧……不过,很有意思发明。”陆舟试着又做几组动作,有那只机械臂可以还原出来,有则仅仅只是抽搐两下。
看来确实如这位研究员所说,这项技术目前还相当不成熟。
不过,即便是如此,这项技术潜力也是相当巨大。
“可以吗?”
“已经可以,”在旁边电脑上敲下几个按钮,屏幕上浮现出条如同心电图般上下波动线条,重新直起身来研究员看向陆舟,笑着说道,“您试着挥下拳。”
照着他说那样,陆舟试着朝着前方挥拳。
紧接着,神奇幕发生。
原本应该向前挥出手臂并没有动,或者说仅仅只是贴着衣角微微抖动下。取而代之是,距离他大概四五米远外、安装在圆形底座上那只机械手臂,以均匀速度笨拙地向前方挥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