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看到关于这台聚变装置实验数据之后,整个海军装备研究所船舶动力实验
将他们表情尽收眼底,陆舟脸上浮现果然如此表情。
正如他所预料,海军装备研究所人并不信任这种技术,或者说并不相信他真完成可控聚变小型化。
虽然张院士可能没有这想,完全是抱着虚心请教想法来,但先前踏进这间会客室内陆舟,从老先生旁边两名研究员眼中,看到明显不信任,或者说怀疑。
当然,这种不信任倒不是针对他本人,仅仅只是针对于他所提出理论。
即便他是诺贝尔奖得主,是凌云勋章获得者,但声聚变概念也实在是太前卫点。
,弄得陆舟都有点不好意思。
“师这个字不敢当,但如果有什能帮上忙地方,请尽管提出来。”
听到陆舟这句话,老先生也不再客套,从怀兜里取出只硬皮笔记本,向陆舟递过去。
“这些都是在研究那些资料时候发现些问题,还希望陆教授能够为解答下。”
从老先生手中接过笔记本,陆舟翻开之后仔细地看起来。
尤其是冷聚变这东西名声不太好,八十年代时候不少国家都因为这玩意儿吃“没文化亏”,华国也是样。导致现在提起冷聚变,大家本能觉得是在骗人。
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几乎绝大多数炒作这个概念研究机构或者个人,就是在拿着点勉强称得上迹象东西在骗经费。不过要是因此就断言实现这玩意儿绝无可能,那也未免犯“预设立场”毛病。
在与人相处时候这没什问题,但科学研究中预设立场却是万万使不得。
毕竟站在时间高度上,切在两百年前看起来不切实际幻想,到现在基本上也都已经被实现,甚至比想象中还要夸张……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声聚变并不算是冷聚变范畴,毕竟腔内气泡瞬间温度峰值已经超越太阳核心温度,怎看和冷这个字都不太搭边。只是相对于整个反应堆而言,整体运行在1000-1300摄氏度下堆芯装置,相比起盘古堆上亿度高温而言,已经称得上是凉快。
时间分秒过去。
大概过去十分钟样子,将笔记本翻到最后页陆舟,忽然合上手中硬皮笔记本。
“这样吧,”看着老先生笑笑,陆舟将笔记本还给他,“百闻不如见,在这里说得再多,也是纸上谈兵。在回答你问题之前,不妨先带你去看眼那东西究竟长什样。”
听到陆舟提议,坐在会客室里三个人,都不约而同愣下。
尤其是那两名研究员,眼中浮现抹深深惊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