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路走不通有两种可能,种是它本来就是错,另种则是走路姿势不对。二十年前关于声聚变研究是存在问题,理论上工作没有完成,只是盲目进行实验并收集经验数据,以期寻找实现聚变反应途径,这和海底捞针没什两样。”
说到这里,陆舟停顿片刻,从桌上捡起记号笔,在旁边白板上随手写下几行算式,然后继续说道。
“……只有确定电磁作用与强相互作用之间量化关系,们才能通过计算建立个关于平衡两者之间关系唯像模型,并且借助这个唯像模型去找到最可能方法。”
盯着白板上算式看半天,王院士皱皱眉。
“这是……强电统理论推论?”
虽然现在还没有接入发电机组,只能通过热交换系统将热量导入水中,但从体系产生能量远远超过体系输入能量,以及反应增殖中子已经可以实现氚自持这两点来看,整个聚变堆设计无疑是成功!
等到配套磁流体发电机组正是列装,超声波生成装置就不再需要外部电源供电。到时候只需要搭配块大容量锂硫电池,完成堆芯锂金属熔化以及最初几轮超声波发射,反应堆就可以完全依靠自身产生电能,来维持整套装置运行。
实验刚刚停下,王院士便迫不及待地拉住陆舟,追问道。
“你们是怎做到?”
陆舟嘴角勾起丝笑意,简单地回答这个问题。
虽然不是研究理论物理,但核物理与核工程专业出身他,对于物理学界最新动态还是有所解。尤其是对于这种涉及到核力研究,他更不可能错过。
看着陷入沉思王院士,陆舟轻轻点下头。
“正是。”
表面上看,这台声聚变装置之所以能够完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盛宪富等人巧妙地在进气口与堆芯之间添加个小型电离室,将氘氚混合气体加热至电离态然后再注入液锂中。
但事实上,无论是采用液锂还是对气泡密度、表面积、作用气泡表面声压等等系列参数与聚变反应发生条件之间关系建立数学模型,都
“声致发光。”
听到这意料之外四个字,王曾光明显地愣下,随即皱眉道。
“那条技术路线……不是早就被证明走不通吗?”
由于磁约束与惯性约束研究陷入瓶颈,关于声聚变研究在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之间这段时间里曾经热门时,然而时至今日,关于这条研究路线争议却直没有中断过。
至于为何会产生诸多争议,除两份截然不同实验报告之外,其中最关键个原因便是,物理学界对于声致发光这个看似寻常自然现象,至今没有个明确定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