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所不知道是,几乎就在他论文挂在Arxiv上第二天下午,他论文就被人整合进自己PPT里。
洛杉矶国际酒店。
数百平米会议室内。
当听到三阿尔法公司总裁本德鲍尔先生宣布,公司下步计划是为美国登月计划打造台搭载核聚变电池等离子体引擎时,宣讲台下片哗然。
虽然坐在这里投资者们,不定懂什叫可控核聚变,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蠢。
至于做不做得出来,大家还是得各凭本事。
将删改过论文从头到尾看遍之后,盯着屏幕中那个PDF格式文件陆舟,陷入思考。
投哪家期刊比较好呢?
想会儿,他嘴角勾起抹笑意,心中顿时有主意。
翻出有年没用过邮箱列表,找到PRL编辑邮箱,他斟酌下措辞,将稿件附在邮件中投寄过去。
,以至于忽略地球文明工业水平。
事实上,能将聚变能电池做出来,本身已经是件很不容易事情。
至于将那台引擎上技术完全还原出来,恐怕就算是到世纪末也未必能做到,更不要说现在……
离开会议室之后,陆舟原本是打算回地下实验室继续琢磨那个霍尔推进单元,不过想到还有件事情没处理,于是便返回自己办公室。
前段时间,高层在批准项目同时,建议他将那篇关于聚变电池技术可行性论证论文,投稿在相关学术期刊上。
盘古示范堆点火才不到三个月,太平洋对岸这里更是连可控聚变影子都没看到,现在跑出来谈可控聚变小型化,不是圈钱是干什?
不少人甚至开始
在点击发送时候,陆舟表情不禁有些玩味。
不知道看到这篇论文之后,会不会有人赞美自己国际主义精神?
除研究可控聚变同行之外,想来大概是会吧……
……
完成对PRL投稿同时,陆舟将论文顺手挂在Arxiv上,然后便没再去管这件事情。
虽然猜到高层是在打什主意,不过陆舟倒也没什意见。
论文中所写,正是他学术观点。
如果高层对公开论文中内容没什意见话,他自然也不会反对将论文拿去投稿。
将前段时间写那篇论文拿出来翻下,删掉里面可能存在启发性内容,陆舟只保留几个类似于“可拆卸式堆芯”、“激光加热”、“微波加热”这类模糊概念,然后将其翻译成英文。
其实这种技术可行性论证,就算不做删改直接投稿也无所谓,毕竟这种存在较强主观色彩论文中,不会涉及到具体研究思路和实验方案,只是对“可行”或“不可行”讨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